良姜面色如常,“先安排了有意前来的人再说。”
总归是来了人的,也算是个好的开始。
如朝如夕从前跟村里人打交道,一个憨直便是个招人待见的,一个应付自如,倒也轻松,没多时便与大家打成了一片。
撇去不算太大的烦恼,罗未眠瞧着那日问她话的老人家一直往她这边看,便没顾着良姜不叫她过分与人亲近的话,没忍住朝着老人家走了过去。
“公主呀!你看我刚才领了个带娃娃的活儿,成吗?”
老人家是已经被人安排着,在幼子馆报了名。
罗未眠这几日同良姜商量好的,“太好啦!年轻人没有经验,到时候还得烦劳大娘多多操心。”
上了年纪,不少年轻人便瞧不上他们,更甚者有自家孩子在背地里骂着‘老不死’。
听了罗未眠的话,王大娘甭提有多开怀,“什么操心不操心的,老婆子我还能动弹,能做点事情,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的啦!”
更何况,“我还能和老姊妹们一起日日相伴呢!”
当下百姓劳作多,显沧桑,生皱纹、白发,五十便被称之为老人家。可架不住每日不闲找事做,精神头好,眼睛里瞧着又不完全是老人家。
旁侧李大娘笑言,“还有月给拿,咱们是占了公主的便宜。”
遇上好说话容易打交道的,罗未眠话就多了些,也叫大娘们有个心理准备,
“待会儿我就叫家里有孩子的,把孩子都带过来,往后大家做事,咱们便要认认真真照看孩子们啦!”
“我大致看了下,登记在册的有十三个,年龄最大的九岁,最小的才十个月。”
大娘们顿时干劲儿十足,“公主别管啦!交给我们。”
“就是,别的本事没有,弄几个娃娃还能不行?”
罗未眠就害怕她们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照看,“明日才叫孩子们过来,今日下晌,有人专门来告诉咱们,要怎么带孩子。”
注意事项还是要有的,等出了问题再去解决,那就迟了。
罗未眠这里正和几位大娘说着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气冲冲找了过来,“公主,他们凭什么不收我?我咋的就不能在那幼子馆做事了?”
不等罗未眠开口,心直口快的王大娘已经笑着拉住了来人的手臂,“老姐姐,你今年有七十多了吧?没规矩的孩子们闹起来,不得磕着碰着你啊?”
当下活到六十岁都算长寿,这位已经七十三。
郑大娘抓住了来人另一条胳膊,“你就给咱们公主省省心吧!没事来幼子馆串串门子还行,可别添乱啦!”
“就是,你看你这头上都没一根儿黑头发啦,你是想来吓唬谁?”
几位大娘你一句我一言,把气呼呼找过来的老太太给说愣了。
“我!我!”
抬手抓了抓自己的满头白发,老太太不甘心气道,“我前两日还抓了兔呢!咋就不能做事了?”
活到了这个岁数,多一天便是赚一天,她也不图那点月给,她就图人多热闹。
罗未眠实在不敢叫真正上了年纪且身子骨没那么灵活的做事,“老人家,咱们的期颐居也有事情做呀!到时候还要找管事人呢,不知道老人家可愿意?”
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谓之百岁老人饮食起居均不能自理,需由得他人供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