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言情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132章 鲁恭的选择

第132章 鲁恭的选择(2 / 2)

二是寇淑对杨震不以为然,吹牛说格物学者比杨震这个关西圣人还要厉害,

这让鲁恭非常高兴,想看联合格物学者们打压一下杨震的声望。

鲁恭是扶风平陵人,鲁家世为两千石,他的祖父做过王莽的羲和,也就是大司农,是九卿的职务;他的父亲虽然早逝,但也做过武陵太守。

他的兄弟鲁不不仅是经学家,还是太守;他更是突破了天板,成为了大汉的三公;儿子鲁谦能力也不错,等他退下来,就可以提拔为太守,继续保住世两千石的地位。

除了儿代大官以外,鲁恭还是《鲁诗》的五经博土,鲁不也是《尚书》的教授,家学渊博,可以说鲁家已经是大汉最顶尖的家族,也是关西第一士人家族(有外戚身份的马氏除外),只要维持住这种局面,鲁家未来甚至有可能摸一把世代三公。

但此时鲁家所在的关西老巢却沦陷了,关西圣人杨震凭藉著二十多年的积累,变成了关西圣人,声望已经超过了鲁家,而年轻的马融兄弟也凭藉著出色的才学,变成了关西学术界的未来领袖。

鲁恭不是袁氏家族,靠事功起家,他以五经博士崛起,靠著不差的办事能力和超强的舆论造势能力起家,但因学而起,也因学而落,学术声望被超过,对鲁氏家族是很致命的事情,这意味著最优秀的年青人不再靠拢。

此时朝政比较清明,鲁恭受限於名声,也不能毫无原则的提拔门生,建立一张庞大的关係网,这也让他忧心怖,难不成鲁家下一代要衰落了

马融兄弟还年青,又是转型成功的外戚,他惹不起,但杨震就不一样了,他毕竟没有太强大的背景,若是可以打压,还是要试一试的。

所以当他听说寇淑瞧不起杨震,认为格物学者比杨震要出色时,老头立刻动心了,站在平原王一边,不仅极有可能立下拥立之功,向袁氏家族转型,也可以打压对头,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鲁恭已经七十多岁,过一天是一天,能干多久,能活多久,鲁恭自己都不知道,与其眼睁睁看著家族走下坡路,还不如乘机赌一把。

这一把的风险真心不大,可以说是没有,这么多永元稻摆在这里,这是看得见的活生生的祥瑞,这祥瑞哪里来的平原王妃和平原王国郎们搞出来的,他们都是平原王的人,这样大的功劳自然是平原王的。

平原王的身体不好,母族卑微,现在读书也不怎么样,不管反对者找出多少条反对意见,只需要一条支持意见,平原王搞出了永元稻这样的大祥瑞,就足以打回去,彻底打回去!

这种祥瑞接下来必然会得到大推广,天下人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黔首百姓都会得到好处,他们自然感激平原王,有无数人拥戴的平原王不为太子谁为太子

而事实也確实如鲁恭所言,当他这番话一出口,不仅仅骑都尉寇面露喜色,恨不得立刻做实,但又不好说,毕竟他和平原王的关係摆在那里。

不过大司农徐防、中常侍蔡伦、黄门侍郎梁商三人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三人中徐防属於文官集团,他想的也是促使皇帝立太子,自然站在鲁恭一边;蔡伦更不用说,早就和寇家秘密结盟了,他当然支持鲁恭的话。

梁商属於中间派,不过鲁恭说的是平原王对天子的诚孝之心感动上苍,这压根没办法否定,难道他能说平原王不诚孝吗反正又不是直接拥立太子,赞同也无妨.—

徐防又看向了邓后的弟弟邓弘,邓弘精习《欧阳尚书》,是小字辈中读书比较好的,所以邓后让他和格物学者们打交道,也是因此,他在政治上自然不怎么敏锐。

邓弘虽然觉得鲁恭的说法有些扯淡,但永元稻的功劳太大,只能是天子父子来取,他自然点头表示坚持,他这么一说被很多在场的官员以为是邓氏外戚的立场,毕竟邓寇联姻,平原王继位对邓家是双重利益,邓家没理由反对。

而隨看主要官员表示赞同,相对比较淳朴的格物学者们乃至黔首百姓都纷纷高呼万岁,声音越来越大,儿乎响彻了整个广成苑,以至於飞鸟都被惊走了“

最新小说: 武逆九千界 玄幻:从轩辕剑开始无敌 造化骨:从为女帝解毒开始无敌 天道古今 反派:气运之子太多,我摆烂了 吞天圣帝 造化图 异界摸尸人 大漠胡杨:单亲妈反杀记 九天斩神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