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封赏
大汉的將军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位比较高,可以开府的將军,又叫名號將军,而其他没有资格开府的將军就是杂號將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
名號將军有大將军、驃骑將军、车骑將军、卫將军和前后左右四將军,大將军位在三公上,驃骑將军、车骑將军、卫將军在三公下,而前、后、左、右將军,位在九卿下,不常置。
大將军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將军以本號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自太后临朝称制以来,竇宪以大將军执政,在三公之上,邓鷺以车骑將军执政,仪同三司,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作为车骑將军,邓鷺统领军队、征伐平叛、宿卫京师的职责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他最重要的职责是辅佐天子,总揽国政。
理论上凡是天子能过问的,邓鷺都能过问,他是太后的哥哥,一般来说,太后不会否决他的提议,所以他事实上拥有重大事务决策权,,他可以处罚官员,他还可以管理皇家事务,而修正律歷、改正舆服等等,也是邓鷺来主导操作他还拥有非常广泛的人事权,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职位,不管是军队统师,还是府地郡县的守令,车骑將军都可以举荐,不存在任何局限,还是那句话,他是太后的哥哥,
只要他举荐,就不至於被否决。
车骑將军所开幕府属不如大將军,但也有几十人之多,很多人看起来职务一般,但一旦获得邓鷺举荐,最起码是从县令开始,若是名气大,直接担任两千石的太守也是可以的.
某种意义上,此时的邓鷺就是大汉的副皇帝,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为所欲为做任何事情,当然这只是理论,他毕竟是人臣,有些事他干了,接下来的反噬他就未必扛得住。
邓鷺也很清楚自己的妹妹的能力和性格,所以他比较老实,並不自作主张,一般事务都会听取分管的九卿、尚书令和各尚书的意见,然后与同参尚书事的张禹、徐防討论,再报太后批准下达詔令。
而重大事务就更加谨慎了,在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后,他会照此五府会议討论,得出处理意见后,再报太后批准。
对於表现出了极强政治能力的大汉皇后寇淑,邓鷺也非常尊重,凡是寇淑要求的,邓鷺都会迅速做好,隔三差五还要做一做匯报,几如对待太后一般恭顺。
而遇到重大事务,若是太后没有召见寇淑,邓鷺甚至还会主动提议听一听皇后的说法,皇后可以推辞,但他不可以不问。
如果套用后世的说法,邓鷺明明可以搞清一色,一家独大,可他却很有民主作风,主动推动了大汉的集体领导,加上为人低调,对家中子侄管束很严,所以上任一年多以来,
邓鷺的口碑相当的不错。
风光无限的大將军竇宪过世不过十来年,很多人还记忆犹新,本来大傢伙怕再出一个竇宪,但现在看来邓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傢伙自然鬆了一口气,所以前些天有人上书言邓鷺的功劳,也不完全是吹捧,而是他搞得还真不错。
前世邓氏兄妹两次册立皇帝,两次都违了大臣的心思,又连续遇到天灾,在非常在意天人感应的大汉,这在大臣们看来就是老天爷生气了,所以邓氏兄妹即便战战兢兢,辛辛苦苦的干活,很多人也不配合,甚至有人认为不是他们瞎来,哪来的这么多天灾。
现在则恰恰相反,刘胜是太子登基,名正言顺,而这一年多也没遇到什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