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国债策
邓绥笑著说道,“要说起来,还是我儿手段更加高明,先发文试探,然后引重臣支持,虽藏身其后,但大事皆在掌中—“
“母亲太高看孩儿了,与其说是孩儿发文试探,还不如说是孩儿把诸位重臣想做但又顾虑重重的事情点了出来,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冲!”
“重臣不敢为,淑儿为甚敢为”
寇淑笑著说道,“孩儿还小,就算说错了一些东西,看在孩儿还有些作用的份上,大傢伙也是愿意原谅的,再说了,不是有母亲嘛,孩儿做得这些事,哪一桩哪一样都是母亲想做的母亲才是真正手掌天下之人!”
“你这张小嘴真是厉害!”邓绥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寻即有些担忧的说道,“朕相当犹豫,这般放纵兼併,过不了多久,若是有人作乱——”
寇淑也不废话,“母亲治国有方,天下皆知,但真正论起来,与孝章皇帝还是有些差距的,孝章皇帝不能为之事,母亲肯定不能为!
若是坐视不理,权当没有看见,肯定也不是母亲所想,那就只能横下一条心破局,只要淮南、江南和三韩之地能够得到大量屯垦,可以大量安置流民,当能挺过这一关!”
寇淑的意思很明显了,汉章帝都不敢做的事情,你敢做吗你不敢抑制兼併,你又想有所作为,除了这个办法,你还能想出別的吗
邓后当然听得懂,不过她还是忧心,“邓氏在荆州屯垦很不得法,死伤不少,我儿也说了,江南屯垦同样不易,而征伐三韩也未必好办,朕总有些提心弔胆———”
“母亲,吾等担心流民,主要是担心彼辈衣食不够,沦为盗匪,若是各处盗匪串联,
又和塞北胡人勾结,既有可能引发天下大乱!”
“確实如此!”
“所以事情的关键不在於土地兼併,而在於如何让流民有生计,有了生计,彼辈自然就不会沦为盗匪,更不会造反!”
寇淑侃侃而谈,“在南方屯垦是一条生路,从事医巫百工也是一条生路,在洛阳三市摆摊设点还是一条生路,只要这些地方多吸纳一些人,流民自然就会减少“
邓绥陷入到沉吟,寇淑接著说道,“朝廷每年要修建各种宫苑、水利,遇到战事,过去都是徵发役,百姓不堪其苦,但若是只收钱,然后朝廷招募流民从事这等活,流民只要出力就可以拿到钱,想来可以两全其美!”
邓绥听到这里,摇摇头,“其他法子还好,淑儿最后一条难度不小,淑儿有所不知,
战事一起,往往需要徵发无数人输运粮秣,朝廷哪里付得起那么多钱粮”
“说来说去,还是钱!”寇淑笑著说道,“现如今產量连连增加,这不就是新增之钱吗而且这一份新增之钱越来越多!
寇氏在江南屯垦,哪怕有所死伤,但毕竟屯垦出一些土地,接下来两年想来总有些收成,寇氏能为,朝廷肯定能为,这是第二份钱!
孩儿派船出海,寻找传说中的倭人金矿,一路与人经商,若是能有所得,朝廷也可造船出海,挖掘金矿,与他国通商,这是第三份钱!”
说到最后,寇淑笑著说道,“母亲,有这么多法子在,又何言没有钱就算没有钱,
为天下太平,朝廷也可以借钱!”
“借钱总要还的,到时候总不能卖官爵吧!”
“借钱確实要还,但可以借新的,还旧的,只要朝廷保持信用,各地豪强肯定愿意借的,我们寇氏库中存著不少金钱,想来邓氏也是如此,放在库中,並无息钱,借给朝廷总能有一些息钱,只要朝廷有信用,总能借到钱的!”
寇淑嘿嘿笑了笑,“这般做,还有三个好处,一可以捆绑各大族,借了朝廷一大堆钱,想来肯定不希望朝中再出一王莽,也肯定不希望赤眉军再现!”
邓绥心中一动,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她点点头问道,“二和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