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了想点点头,“皇后此议甚是妥当!”
寇淑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躬身请皇帝再次上轿,“陛下还请上轿,吾等需立刻护卫陛下前往尚书台,若是再慢,消息就有可能泄露!”
事实上,此时消息已经泄露,就在寇淑说话间,在芳林园外看守的郭保进来匯报,太后派来了中常侍张慎,询问皇后带这么多人入宫来到芳林园所为何事
同时招皇后进入永乐宫。
刘胜心中紧张,握著寇淑的手相当用力,寇淑拍了拍皇帝的手,“陛下放心,等张慎进来,他就知道该站在谁的一边!”
事实也確实如此,当张慎带看儿个隨从进入芳林园,一看皇帝竟然也在,帝后身边竟然有几十个甲土,另外一百多个侍从虽然是僕役打扮,但全部腰间持有短火。
张慎那也是经歷过汉和帝宫变的人,哪里还不明白,他立刻扑倒在地,向皇帝表达了忠诚,又把永乐宫发生的种种一五一十报了出来。
原来今天南市出现揭贴,大將军寻即辞职,太后看到尚书报告后十分不安,
连忙召大將军和虎賁中郎將商议,又一次斥责了大將军,大將军则跪地苦苦恳求,兄妹几人討论良久,难以下定论。
就在一刻前,有人过来稟报,皇后带了几十箱货物来到芳林园,太后感觉很奇怪,派他过来询问,张慎说到这里,向皇帝保证,太后並不知道皇帝身边有这么多甲士,只要皇帝围住永乐宫,就可以瓮中捉鱉,然后如先帝一般收拾诸邓!
皇帝彻底安心,他对张慎的提议立刻有些心动,他看向寇淑,寇淑立刻道,“陛下,永乐宫本来就有卫士,陛下若是围困,只会逼迫邓氏拼死一搏,得不偿失,万一太后有个好岁,陛下如何对天下人解释!
现在大將军既然起了退让之心,可见確实是忠臣,陛下更应该宽容,让他有个好下场!
陛下不要忘了,邓氏富贵三代,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仅有多人在外面带兵,也有很多旧部,有诸竇的前车之鑑在,他们未必会安心听从朝廷的圣旨,何不善待邓骂,以安抚眾心,此乃仁君所为—“
张慎大惊,他把邓氏卖了,现在皇后却要善待邓氏,那他不惨了,他忍不住打断道:“正是因为邓氏势力太大,陛下才应该———”
张慎还没有说完,寇淑大怒,“本宫与陛下商討国事,尔不过一寺人安敢插话”
张慎嚇得一哆嗦,连连叩首,还想说什么,刘胜立刻挥挥袖子,“去尚书台!”
刘胜听皇后所言,又看到皇后发怒,立刻明白过来,他要的是夺权,只要邓氏让权就行,没必要逼迫邓氏在各地的族人姻亲叛乱,现在邓鷺既然主动退让,
那就没必要围宫逼迫,邓绥虽不是生母,但却是嫡母,不到方不得己,不能这么干!
要说起来,邓鷺还是皇后的姑父,与皇后关係颇好,真对诸邓动手,皇后和寇氏未必安心,那对他的统治也不利,只是这位小皇帝本能的感觉不舒服皇帝改变心意,寇淑鬆了一口气,立刻护送皇帝前往少府,北宫南北长700
丈,也就是后世1500米左右,而芳林园到尚书台只有儿百米,所以寇淑和皇帝一行人很快就到达了尚书台,然后迅速控制了这个大汉的权力中枢!
当看到皇帝带著甲士出现在尚书台,正在尚书令內的李部大吃一惊,不过他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迅速带领尚书僕射、尚书、尚书侍郎和值班御史向皇帝朝拜。
尚书邓访此时知道邓氏完蛋了,现在他要做的是保住自己,最起码不让邓氏灭族,他不等李部说话,就跃班向皇帝陈述大將军邓鷺以侍候母病为由,已经上书请辞,还请皇帝批准,让大將军尽孝心,同时又表示愿意辞职,归隱田园!
邓访这么一搞,皇帝反倒不知所措,皇帝看了一眼寇淑,寇淑立刻上前说道,“自光武中兴以来,邓氏辅佐大汉五代天子,忠贞不二,陛下是知道的。
自陛下登基以来,大將军侍奉甚谨,多录贤臣,虽內忧外患,却力保汉祚不失,陛下十分欣慰,曾经多次夸奖大將军兄弟,又令叶侯之子尚公主,可见陛下爱护大將军兄弟之心!
只是宫外频频出现揭贴,陛下十分不安,左思右想觉得只能提前亲政,才能平息洛阳上下的纷爭,不过为避免意外,陛下必须有所戒备。
陛下刚才和本宫说过,尚书台需立刻颁布以下三道圣旨:一、陛下一向景仰光武、孝明两位先皇的风姿,又欲多接受三公的教导,故决定立刻迁居南宫前殿,尚书台眾人也需隨行迁往南宫尚书台;
二、陛下身边眾甲士僕役,编为章德营,由本宫暂领,护卫陛下左右,令侍中寇安择选少府护卫匠人,组建少府护卫营,入卫南宫:
三、派出使者告知虎賁、左右玉林、南北军,从现在起十日內,任何调兵圣旨,除原有之印璽以外,必须加盖皇后之璽,否则一律为矫制,有私自调兵者,
以谋反罪夷三族!”
说完,寇淑躬身对皇帝说道,“臣妾已经按照陛下教导,把陛下的心意告诉了诸尚书,陛下还有其他圣旨吗”
“皇后说的很好,诸尚书可清楚”
李邰很清楚寇淑这番话的意思,既需要安抚邓氏,不能让邓氏狗急跳墙,又要有所防范,不管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违祖制,他都必须听。
这位大汉名臣心中惊嘆,皇帝明显紧张了,皇后竟然这般冷静,一口气说出这么多,不愧为大汉贤后,他立刻说道,“臣尊旨!”
除邓访以外的诸尚书立刻擬旨,寇淑发现在第三份圣旨中,李部有意把她前面所说的安抚邓氏的话写了出来,寇淑当然明白李部此举的意图,表面上是安抚,但这番话说出来,皇帝肯定不能大换血,他们就不至於倒大霉。
这本身也是寇淑的用意,她不会反对,而刘胜就算有些小疙瘩,这会他还是提心弔胆的,多少有些不安,自然也不可能反对。
敲定圣旨后,立刻盖章,虽然刘胜没有皇帝六璽,但有皇后之璽和尚书令、
尚书僕射两人的官印,大汉的皇后本身就有颁布圣旨的权力,而寇淑这个皇后又和皇帝一体,自然意味著皇帝本人的意图,此时哪怕有些违规,大臣们也会默默得选择接受!
盖上了奇奇怪怪的璽印后,尚书台迅速派尚书郎前往传旨,等三道圣旨发出,寇安也拿著圣旨带人离开,寇淑这才护卫皇帝和尚书台的头头脑脑撤退到南宫。
等通过復道,到达南宫,控制了宫门之后,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气,邓访立刻跪倒在地,表示愿意前往永乐宫取回天子六璽,皇帝点点头,寇淑又交代了儿句,给出了太后同垂帘、邓氏两兄弟免死的丹书铁券、邓弘左將军辅政这三大条件。
邓访听完,连连叩首,痛哭流涕指天发誓,一定会劝说大將军兄弟过来请罪,而一旁的李部等尚书台官员听完,更是感慨!
帝后这一手太厉害了,邓氏哪怕原有拼死一搏之心,这会也彻底没有了,皇帝连免死的丹书铁券都拿出来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