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言情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368章 以利治国

第368章 以利治国(2 / 2)

4

刘裕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孩儿明白了。“

又过了一日,寇淑带著皇帝来到光禄勛的官署,身后,刘裕紧隨,眉头微,不知母后为何突然带他来这里。

光禄勛赵宣早已恭候多时,见太后与皇帝驾临,连忙伏地行礼:“臣叩见陛下、太后!“

寇淑微微頜首:“赵卿,把今年光禄试的卷宗调来。“

周举一证,不敢多问,立刻命人搬来一纸张,寇淑隨手翻开一份试卷,指尖轻轻点在上面:“皇帝,你觉得这些土人,忠诚於你吗

刘裕不假思索:“自当忠诚,朕给了他们做官的机会,他们岂会不感恩

寇淑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皇帝,你太天真了。

她指向一份答卷:“这个考生,在卷中写自己如何孝顺继母,甚至甘愿让出祖產给继母所生的弟弟。“

刘裕点头:“这不是很好吗孝悌之义,正是朝廷所倡。“

“可若朕告诉你,他的继母刻薄寡恩,自幼虐待他,而他的弟弟更是骄纵跋扈,屡次欺辱於他呢“

刘裕一愜:“那他为何还要这般写

寇淑冷笑:“因为只有这样写,他才能被举为孝廉,才能入仕为官,他不是真的孝顺,他只是知道一一忍一时之辱,换一世富贵。“

刘裕沉默片刻,低声道:“母后的意思是——士人並非真心忠孝,只是为了利“

寇淑点头:“正是。“

她步至窗前,望著飘落的雪:“朝廷为何要推崇忠孝因为忠孝能让百姓安分,能让士人顺从,能减少统治的困难。“

她转身,直视刘裕:“说到底,朝廷是在以利治国一一给他们官位,换他们的忠诚。“

刘裕皱眉:“可若他们只是为了利,一旦有更大的利,岂不是会背叛朝廷

寇淑淡淡道:“所以朝廷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明白一一忠於天子,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寇淑又翻开另一份试卷,上面是一篇策论,文采斐然,“这个考生才华横溢,但因家世寒微,

无法被举为孝廉。如今有了光禄试,他得以入仕。“

刘裕点头:“这不是好事吗朝廷可以选拔更多人才。『

寇淑摇头:“可他会感激朝廷吗不会。他只会觉得一一自己才华横溢,本就该当官。朝廷若不给他官做,他就会心怀怨恨,甚至与朝廷作对。到那时,朝廷要镇压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刘裕心头一震,猛然想起王莽篡汉时,那些因不得志而投靠新朝的士人-回宫路上,刘裕沉默良久,终於开口:“母后,朕明百了。“

寇淑笑著问道:“哦皇帝明白什么了

刘裕沉声道:“治国之道,不在於士人是否真心忠孝,而在於朝廷能否让他们明白一一忠於天子,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寇淑微微一笑:“皇帝如今已明白,忠孝是大汉的宣传,治国的本质是以利驭人,但利分很多种,皇帝需知利有长远、眼前之分,有大小之分,也有上下之分!

先说利之长远、眼前之分,皇帝已经知道天竺盛產黄金、象牙、香料等等,若是能夺其財富,

国库可增加不少。

现如今大汉有精骑数万,又有火器无数,若是派出一支精兵,驱使大批胡骑,闯入天竺,或者派遣海船,假扮海贼,不断抢劫,確实能掠回大量珍宝。但然后呢“

刘裕一愜:“然后———自然是大军凯旋,举国欢庆。“

寇淑摇头:“天竺距中原万里之遥,大军远征,耗费钱粮无数,即便抢回珍宝,也不过是一时之富,而天竺人痛恨汉军劫掠,必会反抗,我朝接下来是进,还是退“

刘裕皱眉:“那母后的意思是——不打“

寇淑轻笑:“打,但要换一种打法。“

她指尖从洛阳划向天竺,沿著一条豌蜓的路线:“若皇帝不急著抢珍宝,而是先派使者与天竺诸王交好,开通商路,让汉商的丝绸、瓷器卖到天竺,再让天竺的香料、宝石流入中原一一朝廷坐收商税,百姓得贸易之利,天竺人亦不视汉人为仇寇。

如此长期以往,大汉对天竺越来越了解,自然可以效仿治理西域,屯驻要害之地,推广汉字、

汉语和汉俗,天竺就会逐步变成大汉的属国!“

“母后说得甚是,孩儿记住了!”

寇淑頜首:“但我儿需知道眼前之利和长远之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掠夺天竺是眼前之利,而通商是长远之利;但是不是一百年,两百年之后,也是是如此呢並不是!

通商之利只能得財,但金银珠玉飢不能食,寒不能衣,反而容易助长奢侈,偏偏大汉的人口不断滋生,皇帝若想坐得稳,就又有足够多的土地供百姓种植。

所以大汉周边大片平原之地,母后都想著拿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才是长远之利,

此时若是眼里只有通商,那又是目光短浅了!

而隨著格物学的发展,未来海上行船越来越容易,或可製造出推力巨大的蒸汽机,若是大汉到天竺只需几十日,到时候拥有大片平原之天竺,自然可以一鼓而灭”

“真能如此之速”

“格物学博大精深,母亲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我儿也当全力推动,这绝对有利於大汉天命永存,要不然母后也不会这般上心!”

皇帝想起了永元稻,想起了火药,“孩儿一定牢记母亲的教诲,全力推动格物学的发展!”

寇淑点点头,又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置於案上:“这枚钱,是小利,譬如皇帝减免一县赋税,赏赐功臣良田,提拔几个寒门士子一一这些都能立刻收买人心,让人感恩戴德。“

刘裕若有所思:“这些小利,確实能让百姓和臣子暂时安稳。“

寇淑却摇头:“但若皇帝只懂得施小利,终有一日,会陷入困境。“

寇淑將铜钱弹向炭盆,铜钱落入火中,很快被炭灰掩埋:“小利如这枚钱,用一次,便少一次。若皇帝只会赏赐,终有一日,国库空虚,无利可施,人心便会离散。“

“那何为大利”

寇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大利,不是赏赐金银,而是让天下人相信一一只有跟隨皇帝,才能得到长久的安稳与富贵。“

她指尖轻抚玉印:“譬如打压豪强,边疆授田,让百姓有恆產;譬如改革取士制度,让寒门有出路;譬如整顿吏治,让清廉者得升迁。这些举措,看似不如直接赏赐痛快,却能让人心长久归附。“

“母后的意思是,小利只能收买一时,而大利才能稳固江山

“不错。小利如饮止渴,大利如固本培元。“寇淑缓缓起身,走到殿前:“至於利之上下之分,就比较简单了,皇帝可曾想过,蔡伦、梁冀、寇氏、公主,他们出的钱,从何而来“

“自然是家財。“

“家財从何而来“

刘裕一时语塞,寇淑淡淡道:“表面看起来都来自於封邑,但封邑之钱何来”她转身,直视刘裕:“他们出的钱,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百姓,说白了就是剥削百姓所得!“

“母后的意思是朕设置天竺公司,实际上增加了天下黔首的负担,不当设立”

寇淑摇头:“不,公司可以设,但皇帝要明白,上层之利,是豪强、外戚、宗室的利;而下层之利,是百姓的利。

若公司只让上层得利,百姓却得不到好处,甚至於赋税加重而苦不堪言,那这利,便是小利,

也是眼前之利,甚至是祸国之利,皇帝得拿出一部分利,来安抚底层,若天下人都能从天竺得利,

他们自然踊跃前往!“

“母后派遣船队,搜寻黄金、大秦,想来也是同理!”

“我儿真是聪颖!”

刘裕沉默片刻,忽然问道:“母后,夫子言『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吗可如今士人爭相入股,岂不是自相矛盾“

寇淑轻笑:“儒家之义,同样也有大小之分。小义者,拘泥於礼法规矩,认为商贾贱业,士人不可沾染;大义者,以天下苍生为念,若所作所为能富国利民,便是大义。“

刘裕若有所思:“母后之意是士人入股,並非违背儒家之道,而是择大义而行“

“天下的士人若是各个择大义而行,朕怎会对他们大开杀戒”寇淑嘆了一口气:“更多的人只是虚偽之人,为的是利,义不过是藉口!

但天下人都可以缺乏大义,但我儿不行,皇帝借孝道设置公司,確实是求大义之举,但还不够,真正的大义是为国为民,我儿若是提议,若是天竺公司所得不菲,就减免田税,母亲只会更加高兴!“

最新小说: 孤锋莫宁 锈火 武逆九千界 玄幻:从轩辕剑开始无敌 造化骨:从为女帝解毒开始无敌 天道古今 反派:气运之子太多,我摆烂了 吞天圣帝 造化图 异界摸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