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言情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373章 沧海行记 上

第373章 沧海行记 上(2 / 2)

千百年来堆积成山。初时无人知晓其用处,直到太后命人试用於农田,竟发现能增產粮食三成不止!“

法真惊讶道:“竟有如此奇效“

陈商人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此物不仅能增產粮食,更能改良贫瘠之地,许多原本难以耕种的沙地,如今都已变成良田。“

法真若有所思,又问:“此物开採可难“

“说难也不难。“陈商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只是那些小岛远离航线,且岛上腥臭难闻,常人难以久留。但为了大汉百姓,再苦再累也值得。“

法真闻言,心中一动:“你等为何如此尽心“

陈商人神色一肃,郑重道:“稟謁者,我等虽是商人,但也知道此物关乎天下百姓的温饱。太后曾言,若能广开鸟粪石之利,大汉可少饿死千万人。我等虽为利往,但亦知大义。“

法真肃然起敬:“太后圣明。

1

“是啊!“陈商人眼中满是崇敬,“太后不仅慧眼识此物,更下令减免鸟粪石商船的关税,鼓励我等多运多采,如今沿海的农户,谁不感激太后恩德“

法真点头,心中感慨万千。他望向远处海面上更多的商船,每一艘都满载著希望,“江南卑湿之地若能广开阡陌,再辅以此肥,天下何愁飢谨“他轻声嘆道。

陈商人闻言,朗声笑道:“法謁者说得极是!我等虽为商贾,但也愿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只要太后一声令下,我等必当竭尽全力,將南海诸岛的鸟粪石尽数运回!“

法真看著陈商人坚定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商人並非只为利往,他们心中同样装著天下苍生,这都是儒家朝廷教化之功呀!

然而,好景不长,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色。乌云如墨,翻滚著吞噬了最后一丝天光。狂风自四面八方呼啸而来,捲起滔天巨浪,如山岳般向船队压来。

“风暴来了!收帆!快收帆!“吴平的吼声在风中几乎被撕碎。

水手们如猿猴般攀上梳杆,冒著被甩入海中的危险,拼命收起横帆。狂风如刀,將一面三角帆瞬间撕成碎片,布帛的撕裂声淹没在雷声中。法真死死抱住主桅,咸涩的海水不断拍打在他脸上,

几乎睁不开眼。

“升纵帆!借侧风走!“吴平的声音穿透风雨。

水手们咬牙调整帆索,七面风帆在狂风中艰难地变换角度。船身在巨浪中剧烈摇晃,每一次被拋上浪尖,都仿佛要坠入深渊。但令人惊嘆的是,即便船舱已进水,船体却始终浮在海面上一一这正是水密舱的神奇之处。

“转舱!保持航向!“吴平紧握舵轮,青筋暴起。

整整三日,船队在风暴中挣扎。食物被海水浸透,淡水所剩无几,所有人都精疲力竭。法真甚至看到一名年轻水手在收帆时被狂风捲走,只留下一声悽厉的惨叫。

终於,在第四日清晨,风暴渐渐平息,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昨日的狂暴从未存在。法真瘫坐在甲板上,浑身湿透,双手因长时间紧握桅杆而僵硬。他环顾四周,发现原本的五艘船只剩三艘一一另外两艘已不知所踪。

“活下来了—“吴平沙哑著嗓子说道,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突然,一名老水手跟跎著走到船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尊小巧的木雕一一那是太后的塑像,虽经风雨,却依旧庄严。

“是太后保佑我们啊!“老水手高呼一声,隨即跪下,重重叩首。

其余水手纷纷效仿,就连吴平也肃然跪下。法真虽为朝廷命官,但此刻心中亦充满敬畏,跟著眾人一同行礼。

“若非太后推广指南针,改进风帆,我等早已迷失方向,葬身鱼腹!“一名水手激动地说道。

“是啊!还有这水密舱,若非如此,船早就沉了!“另一人附和。

吴平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太后不仅改良航海之术,更在格物学院设立航海学院,据说他们已研製出六分仪,可测量船只位置。若真有此物,日后我等便不必再紧贴海岸航行,可直取深海捷径,省去多少风险与时日!

法真闻言,心中震撼。他虽在洛阳时便听闻格物学院之名,却不知其研究已如此深入。

“六分仪“他想起这等格物学堂正是试验之物,若有此物,大汉的船队將不再受限於沿岸航线,而是能四海,开闢更快的航路。

iii

交趾的港口远比法真想像中更为繁忙。上百艘帆船停泊在港湾內,各色风帆在夏日的阳光下如彩云铺展,桅杆如林,船影交错。码头上人声鼎沸,脚夫们扛著货物来回穿梭,商贾们高声议价,

不同口音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法真站在船头,目光被几艘造型奇特的林邑商船吸引。它们的帆面上画著神秘的符咒,线条扭曲如蛇,色彩鲜艷,在风中猎猎作响。

“法謁者,那是林邑人的船,“吴平解释道,“他们相信这些符咒能保佑航行平安,避开海上的恶灵。“

法真微微点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他自幼习儒,对鬼神之说向来持敬而远之的態度。然而,当他目光转向另一侧时,却不由得住了一港口深处,数十艘巨大的运粮船整齐排列,船身宽阔,桅杆高耸,船帆上赫然印著少府的官印“这些是朝廷的船“法真惊讶道“正是,“吴平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些船都是少府所辖,专门负责將交趾、日南一带的新米运往北方。“

法真心中好奇,便带著隨从登上一艘运粮船查看。船上水手见他是朝廷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引引他去见船队的主事。

主事姓赵,是个四十余岁的精干吏员,皮肤黔黑,一看便知是常年奔波於水路之人。见法真登船,他连忙行礼,恭敬道:“下官拜见法謁者!“

法真摆手示意免礼,问道:“这些粮食,是要运往何处“

赵主事答道:“回大人,这批粮食將先运至广陵,再由漕船转运至洛口仓,然后转运到雍、

並、凉三州,以备边军之需。“

法真心中一动:“万里调度,恐需要损耗不少,而且耗时良久“

“此粮至凉州需一年之功,不过吾等所用的都是特製大船,十分结实,海上损耗倒並不太多,

只要损害的还是陆地运输!”

法真听完,不由得十分感慨,“太后此举大有利於天下!”

赵主事点头,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正是。太后曾说,北方一年一熟,一旦遇到天灾,粮荒便是大患。因此,朝廷必须未雨绸繆,优先增加粮秣储备。如今各郡县皆设常平仓,丰年收粮,荒年放賑,以求民生安稳。“

听到这里,法真心中百味交陈,太后虽不推崇儒学,但她对天下的治理,却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策。北方粮储、漕运改良、常平仓设立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防患於未然,让百姓免受饥荒之苦。

而更令他震撼的是,朝廷的运粮体系竟已如此庞大且高效。从交趾到广陵,再到大梁,最后分散至北方各郡,甚至远达边关一一这条漕运之路,简直就是大汉的生命线,可以將南方的丰饶与北方的需求紧密相连,这是过去从未有的!

“謁者,该启程了。“吴平提醒道,法真收回思绪,点了点头———

最新小说: 武逆九千界 玄幻:从轩辕剑开始无敌 造化骨:从为女帝解毒开始无敌 天道古今 反派:气运之子太多,我摆烂了 吞天圣帝 造化图 异界摸尸人 大漠胡杨:单亲妈反杀记 九天斩神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