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微雕迷局:传统与科技的精妙碰撞
星河岛的微雕工作室里,邓婕正专注地看著显微镜,手中的微雕刀轻轻一动,在0.1毫米的玉石片上刻出《红楼梦》中的亭台楼阁。她眼角的细纹里藏著几十年的演艺沉淀,腕间“d - 1987”的微雕编號闪烁著微光——那是她首次饰演王熙凤的年份。
工作室的灯光聚焦在工作檯上,3d微雕投影仪將她的手法同步投射到大屏幕,张德 在一旁记录著每个动作的力度与角度。
“德哥,明达新出的微雕机號称能復刻任何精细纹路。”邓婕头也不抬,手中的刀依旧精准,“但他们不懂,真正的微雕要有『气』,就像演戏时的那口气。”
她轻轻吹走玉石碎屑,楼阁的飞檐在光线下几近透明,“我在横店拍戏时,见过老匠人刻印章,那手法里有股活劲儿。”
张德 的智力65飞速运转,视网膜投影调出明达微雕机的参数:精度0.08毫米,採用瑞士雷射头。“他们用的是標准化程序,”他看著邓婕的微雕刀在玉石上自然流转,“但咱们有动態微雕算法,根据雕刻者的习惯实时调整。”
机械虫群在工作室飞舞,记录下邓婕手部的每一个细微颤抖,那是標准化机器无法复製的“人味”。
突然,李哥的手下衝进工作室:“德哥,明达在苏州搞了个微雕大赛,用高额奖金收集精细纹路!”平板电脑上显示著明达的比赛海报,冠军奖品是一台號称“超越手工”的微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