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喜公公不在,手底下的人见是良娣来了,也不好拦着,杨婉心就这样畅通无阻的走进了御书房。
姬珩听着轻缓的脚步声,还以为是宫女来添茶水了,并没有抬头,一心都在眼前的奏折上。
自从监国开始,皇上也是有意放权了,反而整日里都在后宫流连忘返,只是不去琉璃宫了而已。
两父子也算是父慈子孝了一段时间,毕竟各自都互不打扰,各自安好在各自的一隅,后宫前朝难得的平静祥和。
杨婉心轻轻放下食盒,柔声说道:“殿下,臣妾给您送了些点心来。”姬珩闻声抬头,见是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放下手中的笔,微微颔首,杨婉心心中一喜,以为自己的示好起了作用,便小心翼翼地打开食盒,将精致的糕点一一摆放在桌上。
然而,姬珩的目光却并未在点心上停留太久,而是重新落回了奏折上,语气淡然地问道:“你来做什么?”
杨婉心一愣,随即垂眸低声道:“没什么大事,只是想着殿下日夜操劳,想尽些心意。”
姬珩闻言,眉梢微动,似乎对她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放下奏折,目光冷静地注视着她,仿佛要看穿她心底的真正意图。
杨婉心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却依旧强装镇定,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试图掩饰内心的忐忑。
“殿下,这些点心是臣妾亲手做的,虽然比不上御膳房的精致,但也是用心准备的。”她低声补充,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希望能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然而,姬珩只是淡淡扫了一眼桌上的糕点,没有伸手去拿,也没有再说什么。他的沉默让空气变得格外凝滞,杨婉心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心头,但她仍旧不肯放弃,继续说道:“殿下最近忙碌,身体也要多加保重才是。臣妾知道您肩上的担子重,所以……才想着尽一份绵薄之力。”
姬珩终于开口了,声音平静却透着疏离:“你的关心,本宫记下了。不过,后宫之事繁杂,你身为良娣,还是多操心自己的职责吧。”这句话虽不算严厉,却足以让杨婉心明白他的态度。
杨婉心闻言,脸色微微一白,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袖。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从容,却感到心底的希望如同沙漏中的细沙,一点点流失殆尽。
尽管如此,她仍试图抓住最后一丝机会,轻声说道:“殿下说的是,臣妾确实该以宫中事务为重。只是……臣妾心中始终挂念殿下的安康,当初您答应父亲要给臣妾一个孩儿,不知道殿下可曾记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恳求。
姬珩抬眸看了她一眼,那目光如寒潭般深邃而冰冷,让人无法窥探他的真实情绪。他并未接话,而是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动作优雅而从容。
这样的态度让杨婉心更加无所适从,仿佛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甚至连存在的意义都被无声地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