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总装厂房里,林晚秋用扫描电镜检查著碳纳米管屏蔽层的结合力,1980年代罕见的场发射电镜萤光屏上,碳管阵列的纹路与母亲织锦的缎纹组织惊人相似。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卫星发射倒计时牌,红章下的“1981年11月20日“字样被父亲用铅笔改成了“硅基生命试验日“。
“宇宙射线屏蔽效率99.99%,“宋浩举著盖革计数器喊道,他的的確良衬衫袖口蹭到卫星载荷的鈦合金外壳,“但热真空循环测试...出现屏蔽层脱落!“示波器上的加密数据流突然中断,与林晚秋记忆中1991年某国间谍卫星的在轨失效波形如出一辙。
父亲的轮椅停在屏蔽层测试舱旁,他用骨髓移植后新生的淋巴细胞样本与碳纳米管做对比,显微镜下的细胞骨架与碳管阵列形成镜像对称。“试试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黏合剂,“他的声音因新药副作用而沙哑,“就像...母亲织锦时用的植物胶。“
母亲的织锦绷子出现在卫星总装台上,上面绣著“东方红“卫星图案,丝线里混著从父亲骨髓提取的生长因子。“护士长说干细胞能促进癒合,“她的手指因抗排异药物而颤抖,却精准地將干细胞凝胶涂在碳纳米管缝隙,“我把这叫生命焊锡。“
“卫星发射总指挥到了!“街道办王主任撞开洁净室门,他的中山装口袋里掉出1965年核试验的生物样本记录,“林晚秋,你父亲当年提出的硅基生命假说...和你的加密模块有关“总指挥摘下防尘帽,露出与父亲同款的放射性白髮,“听说你用骨髓细胞解决了屏蔽层脱落“
就在此时,热真空舱的压力传感器报警。林晚秋扑到控制台前,看见加密模块的温度传感器数据紊乱——那是她用父亲淋巴细胞的热休克蛋白编写的温控算法。母亲的织锦绷子掉在地上,绣线缠在干细胞凝胶上,將屏蔽层染成生命的粉红,与记忆中胚胎培养箱的內壁顏色惊人相似。
“用自组装多肽!“宋浩喊道,他从航天部的生物实验舱里拆出截培养皿,“神舟一號的空间细胞实验材料就是这东西,能在真空下自组装成黏合层!“林晚秋接过培养皿,发现上面刻著“1978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標记——那是父亲当年未完成的硅基生命实验样本。
父亲的骨髓检测报告从轮椅扶手滑落,新生的淋巴细胞表面竟出现硅质包膜,与碳纳米管屏蔽层形成生物-机械复合体。林晚秋捡起报告,看见母亲在“异常发现“栏用织锦符號写下:“细胞在修復屏蔽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