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知道余令在骂他。
可最大的问题是他知道余令在骂他,他还不能主动的挑破这件事。
因为余令给人的感觉是真的来请自己吃烤羊的。
挑破了,余令自然不会承认。
余令只要一口咬定他就是请自己来吃烤羊的,他就贏了。
这就是最不要脸的的阳谋,把自己给骂了,自己还不能去还嘴。
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叶向高才发现余令是真的討厌。
进了內阁的叶向高开始想杨万里是谁。
他知道余令嘴里的杨万里肯定不是宋朝的那个,可是哪个他猜不出来。
他哪里知道,余令说的杨万里其实是袁万里。
余令不会傻到把袁万里卖了。
叶向高要是知道是谁,轻轻鬆鬆就能把袁万里调回来。
以袁万里的性子他一定会开开心心地回来,他这人倔,比青春期的孩子都倔。
所以就搞了个假的,让你知道是谁,又让你不確定。
內阁眾人开始商议余令的军功问题。
翰林院的人来了,也不走,见这群人都看著自己,叶向高知道这群人是怕余令真的去了翰林院。
“叶大人,御史台挺好!”
“放屁,一个状元不去翰林去什么御史台。”
“御史台好,余令的嘴巴厉害。”
左僉都御史左光斗闻言猛地扭头。
隨著他转头,韩戈广、赵南星、杨涟、郑三俊等身居要职的这些人也都抬起了头。
叶向高嘆了口气,伸手结束了御史和翰林院的吵闹。
他明白,既然余令再次拒绝了东林拋出的善意,那余令就不能留在中枢。
这样不受控制的人是不能和自己一起的。
叶向高知道,可他的那些猜测他不能说出来。
余令入翰林院,哪怕这个时候压著余令,可问题是在座的各位肯定是活不过余令的。
余令只要熬死这群人。
他终究会出头。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前面的对余令的压制就会变成余令对眾人的清算。
最难受的是余令似乎和皇帝关係很好。
从神宗到现在的天启,余令走的每一步都极其的踏实。
翰林院存在的本身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相当於是位於皇帝眼皮子底下。
詔书的起草、国史的编修,天然的亲近皇帝。
叶向高现在非常矛盾。
“咱们就按照朝堂议论的方向来安排余令的官职,官场熬资歷是应有之义,他因战功居高位也是应有之义!”
郑三俊皱著眉头道:“叶大人的意思是”
“三边总督不可能!”
赵南星看了一眼叶向高,他觉得今日的叶大人心事特別重。
推荐余令入翰林院这件事眾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很想知道叶向高是如何想的。
在东林派系里,叶向高是温柔派,那赵南星就是激进派!
赵南星忍不住轻声道:
“自刘敏宽刘大人辞官告老以后三边无总督,自辽东一事的传开那边的异族蠢蠢欲动,从国朝的角度而言三边总督不可缺!”
“何为异族,草原土默特,又或是其他”
“回贼!”
眾人闻言一愣,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而且不是小问题。
可以说是这群人对边境的危害比土默特部的危害更大。
他们需要强大的武力威慑。
神宗四十三年,套虏和回贼勾连犯边,缚官杀人,殆及万人,这群人杀知县,劫监狱,剽掠乡落。
这是其中的一件事。
从永乐八年开始到现在,有文字所记载的回贼多达数十起,不被记载的数不清。
都说白莲教怎么都平不了。
三边的这些人危害不比白莲教弱。
“所以,我个人认为既然要放任余令去地方,这里明显是不错的地方,余令不比我们,他年轻,有大把的时间!”
赵南星的话很平淡,可眾人却是听懂了!
九边之地多荒芜,百姓刁蛮,军户木訥,领兵之人骄横且贪慾沟壑难平。
不是什么好地方,可却是折磨人的好地方!
“去看看长安发来的摺子吧,看看长安发生了什么!”
眾人闻言忍俊不禁,一直不爱笑的左光斗都笑了。
长安的摺子这些人其实都看了,上面的不知所谓四个字算的上中肯,可以说是好评。
因为长安发来的摺子没写什么祥瑞!
大明这么大,每月送到中枢的摺子堆积如山,摺子里写什么都有。
祥瑞,异兽,求雨,神童,甚至还有拾金不昧……
不是眾人不信长安的摺子。
问题是地方发来千奇百怪的摺子太多了,还有写数万字,厚厚的一本,总结出来就几个字……
给皇帝问安。
至於其他的就別说了,有的臣子升迁无望,年纪又大了,这些人把摺子当小说来写,来教人治国。
言之確確,好像不按照他说的做,天要塌了一样。
长安这样的摺子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上个月,琼州的摺子送来了,地方官员还不知道换了皇帝,他在这摺子里写了去年冬天海南下雪了这件事。
这些对比下来,眾人如何敢信长安的人定胜天!
这事也不用去跟余令求证,就算去了余令一定会说这是真的。
官员连天上飞的神仙都见过,人定胜天算什么啊。
红丸进宫的时候不也是说可以治百病的仙药么
此时此刻的叶向高突然觉得是自己越老越谨慎了。
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真的想多了,有些杯弓蛇影了!
“那以军功来论,三边总督”
“不妥,三边总督是陛下说的,陛下不懂,我们还能不懂么!”
“那大家的意思是”
“总兵一职位就很好了,总兵以下的职位刚好能把客军军功算完,如此一来国朝也不算亏待有功之士了!”
“票擬吧!”
“赏赐一事呢”
汪文言喝了一口茶,闻言笑道:
“客军好处理,勛称可以高一些,钱財赏赐优厚些,也好让大家看到国朝对待將士之心,赏赐就按照戚家军和白杆军的標准来!”
眾人闻言纷纷点头,有了参照就好做,客军最好办了。
不光在他们的眼里,在朝中所有人眼底客军就是客军,钱財给多些可以,实权之职就別想了。
如果说辽东铁骑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