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黄昏,大司马府外出现一名身着锦衣、年龄二十岁左右的男子,正是早上在西街艺品苑门口和蓝霓相撞的那名青年。
锦衣男子其实长得很帅,不比卫子陌、杨立差,只是个头矮了一些,脸上的笑意奸诈一些。
他在大司马附近转悠了好一阵,耐心地等着天黑。
……
杨立,也就是王莽身边的虞青衣,他答应了王莽所托之事,暂时就没有辞去羽林军军侯的职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侯,毕竟也是一个光鲜的身份,出入皇宫方便。
军侯这个职务,对于杨立来说只是一个掩护,根据他的祖训,给再大的官也不能要。
而对于王莽来说,杨立这个军侯就非常重要了。
王莽已经打探到,汪奴整天在小皇帝的耳边吹风,说什么皇上年纪尚幼,目前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学习治国理政方略上,千万不要贪图女~色,也还不到贪图女~色的时候。
一句话,就是百般阻止小皇帝立后。这样一来,大司马的计划就要落空。
让大司马愤怒的是,汪奴再是什么四朝元老,毕竟只是一个太监而已,他哪来的胆子干预朝廷政事……
立后看似后宫的事情,但是事关朝政,而且还能决定未来的朝政。
王莽隐约的预感到,汪奴身后有强大的背景。说不定那个隐形的背景就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一直怪王莽太过性急,为了当上国丈,早早的就给小皇帝谋划立后的事情。
就在蓝霓来到宫中的时候,太皇太后就中了王莽下的套,说了一句“甚好”,原本是夸赞三季花开的,却被王莽移花接木到皇帝立后的事情上去了。
太皇太后金口玉牙,打掉牙只能往肚里咽,不好出尔反尔,更不能解开嘴皮让人家看王家的牙齿。
但是她会在幕后暗中作梗啊,比如支使汪奴给小皇帝吹耳边风之类。只要小皇帝坚决不同意立后,太皇太后在朝堂之上就有话可说了。
毕竟小皇帝还是皇帝,毕竟当事人反对了立后的事情,太皇太后和王莽也不好强硬地坚持。
于是,王莽要强行实施立后计划,第一步就是要暗杀汪奴。
除了排除眼中钉肉中刺,还可以给一些对立后有非议的朝臣一些震慑。
既然是暗杀的事情,王莽当然只能暗中进行,不可能落人口实。
于是就选中了杨立这个民间高手。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西街客栈苟富贵陷害杨立的事情,其实是王莽布的局。
苟富贵,才是真正被陷害的人。
五十出头的苟富贵一个生意人,无权无势,只有几个小钱,死了也就死了,不会有人过问。
何况通过王莽的一番运作苟富贵一案铁证如山。只是这也算不上什么大案,不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大罪,所以秋后问斩的只是苟富贵。
苟富贵被抓进监牢之后,二十三岁的儿子苟兴刚和十八岁的女儿苟敏,带着老母连夜逃出了京城。
……
杨立答应王莽暗杀汪奴,除了报答大司马的救命之恩之外,还有一腔热血。
杨家有祖训,子孙后代不能入朝为官,杨绍云就不支持小儿子读更多的书,就是怕他长大后会有更大的抱负,将来会当官。杨立在皇宫做了一名军侯,也是为了有个身份,多点路子,更好的打探弟弟杨早的下落。
现在杨立找到了杨早,加上对蓝霓的那份妄想近乎经落空,也就到了离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