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也就罢了,一说这事,江若圆就更来气,她愤愤不平地说道:“不过是谄媚示人罢了!就像那勾栏里的下贱女人偏生了一张会哄人的嘴,奶奶和王爷识人不清,才会被她骗了!”
孟秋年狠狠在她手上打了一下,暼了四周,厉声说道:“这里不是西临苑,你休要嘴无遮拦!”
说罢,拉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江若圆迅速离开了玉德堂门口。
那头江颜进了玉德堂,轻车熟路地绕过前院,在一个嬷嬷的带领下来到老祖宗的房门口。
“正巧了,刚才三夫人母女刚走,老祖宗就念叨着颜小姐,没成想你后脚就赶来了!”嬷嬷笑着说道。
江颜笑了笑,踏着门槛儿直接进了房中。
老祖宗就坐在厅堂里,这会子正在和福嬷嬷说话,一见外面来了人,话音也顿时停住了。
“哟,颜小姐。”福嬷嬷一见是江颜,脸上慈祥的笑容便多了几分,亲切唤道。
江颜的嘴角微微翘起,眉眼里满含着笑意,冲福嬷嬷和老祖宗分别欠了欠身:“见过嬷嬷,赶着元宵佳节。孙女儿江颜特意来玉德堂给奶奶请安了。”
“来了?”老祖宗也笑眯着双眼,细细打量着如今已然有了几分大家闺秀作派的江颜,实在是打心眼儿里欢喜。
想着她第一次看见这丫头时,是在府里的家宴上,那时候这丫头唯唯诺诺,老祖宗虽然并无不喜,可也不甚在意——知道她是个成不了气候的。
可谁知道如今呢?
果真是女大十八变了,才短短一年过去,没想到颜丫头能够长成为这样讨人欢喜的模样。
静娴有礼,宠辱不惊。
“颜小姐的风寒可好了?”福嬷嬷关心地问她。
江颜抿唇一笑,点头说道:“托奶奶和嬷嬷的福,现下已经好全了。”
“你即便是好全了也不能放肆,”老祖宗不以为然地看向她,眉头微皱,不赞同地说道,“要穿得厚些,这寒冬的尾巴还没过去,一不留神便又沾染上了。”
“是。”江颜垂眸,不管老祖宗说什么都统统应下。
老祖宗这才满意,指了指旁边已经设好的桌凳,说道:“你老是站着做什么?本来就身子弱,快好些坐下。”
江颜听言,笑道:“奶奶你只管放心,我身子骨好着呢。”
嘴上虽是这样笑,江颜却也没有违抗,乖巧地走到一边坐下。
老祖宗点了点头,从旁边的桌上端起瓷杯揩了揩茶水的沫子,轻轻品茗了一口,转而,给福嬷嬷使了一个眼色。
福嬷嬷会意,清了清嗓子后摒退了众人,包括江颜的贴身丫鬟三月在内。
所有外人都退了出去,一时间,厅堂里就只剩下江颜和老祖宗以及福嬷嬷三人。
江颜不动声色,拿起旁边桌上早已为她沏好的上等茶水,却没急着喝,冰凉的手指覆在温热的瓷杯边沿,有些贪婪地汲取着这一丝微温的热度。
老祖宗接下来要说什么,她十有八九要猜到了。
果然,下一刻,只听老祖宗缓缓说道:“颜儿,你方才来时可有看见你的三姨娘?”
“见过。”江颜回答。
老祖宗满意地点了点头:“聪慧如你,大可猜上一猜……她特意带着若圆过来,所谓何事?”
江颜默了一会儿,似乎真是在认真沉思,然而过了片刻,只见她皱眉摇了摇头,神色之间有些迷茫:“奶奶,我猜不出来。”
真猜不出来?自然不是。
反而,就是因为江颜太清楚老祖宗想要说什么,才故意装作不知情的。
江颜想,她现在还熟悉老祖宗的想法,不知道老祖宗心里到底是什么盘算,所以只能尽量少说话,这样也能给自己多留些后路。
话一说完,老祖宗就叹了一口气,她朝江颜招了招手,轻声说道:“好孩子,你过来。”
江颜听话地站起身,走到老祖宗面前。
老祖宗一伸手,就抓住了江颜垂在身侧的手。
将她纤细的手握在掌心,另一只手拍了拍她的手背,老祖宗的语气里似有感慨:“你呀,虽然聪慧又善解人意,但揣摩人心终究差了些。秋年带着若圆来玉德堂这一事,就是那些没什么眼力见儿的下人都看得比你明白。”
说罢,老祖宗她又话锋一转,摇了摇头:“不过,这样也好。你心思纯净,这些争争斗斗的事能不去想是最好不过了。”
“那……她们是为何来这里?”江颜问道。
老祖宗听罢她的问题,忍不住开口冷笑一声:“自然是为了她们争也争不到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