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四个字上,仿佛要将它们吸进心里去。
周围嘈杂的议论声、叹息声、祝贺声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黄
佩珊一把抓住身旁李远梅的胳膊,李远梅吃痛地“嘶”了一声,却咧开嘴笑了,眼眶瞬间红了。
王春红长长舒出一口气,像是要把这些日子积压的郁结全都吐出来。
许曼卿最是镇定,但紧抿的嘴角也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她默默在心里又核对了一遍旁边的小字:“首批青年创业基金,资助金额:人民币五万元整。”
“还有马先生的亲笔推荐信!”
王春红压低声音,难掩兴奋,
“凭这个可以优先入驻商会牵头搞的那个‘文创街区’!那可是好地段!”
五人好不容易挤出人群,站在商会大门外的台阶上,夏日的风带着热气拂过面颊,却吹不散心头的滚烫。
阳光明晃晃地照着,远处工地的塔吊缓缓转动,深圳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
“走!回去商量!”许曼卿一挥手,语气里带着久违的昂扬。
“许记海货”店的后间,仿佛成了一个临时的作战指挥部。
小小的方桌上摊开了账本、草图、计算机,还有那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基金会通知。海货的咸腥气混合着茶香,氤氲出一种充满希望的氛围。
“五万块!”黄佩珊摩拳擦掌,眼睛亮得惊人,“足够我们租个小门面,置办些像样的工具和材料了!”
许曼卿已经拨起了算盘,噼啪作响:
“租金、装修、原材料、初期人工……这笔钱得精打细算。饿负责总账和渠道对接,没问题吧?”
她看向众人。
“没问题!”众人点头,纷纷复议,“曼卿姐会让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佩珊,维修间和电器配件这块你来挑大梁,技术上的事你最熟。”许曼卿继续分工。
“包在我身上!”黄佩珊拍胸脯,“保证把维修间弄得妥妥帖帖,还能带点配件卖,双管齐下!”
“秀珠,产品设计和品质把关是你的强项。染布、绣工,怎么把老手艺做出新花样,就看你的了。”
林秀珠用力点头,手指抚过桌上那块新染的、绣着简约木棉花纹的布样,眼神坚定:“我会尽全力的!”
“春红,你脑子活,会打交道,销售和对外联络你来负责最合适。跟商场、客户打交道,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王春红撩了下头发,一扫之前的阴霾,眼中重现光彩:“放心!跑业务、谈合作,我在行!一定把咱们‘潮韵工坊’的名头打出去!”
“远梅,”
许曼卿最后看向李远梅,语气格外温和,
“你心细,手脚也利索,先帮着秀珠打下手,管理生产流程和后勤,等脚伤好利索了,再多分担些。”
李远梅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重重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从湘西的绝望深渊到深圳的柳暗花明,她比任何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分工明确,人心齐整。
一股蓬勃的力量在小屋里涌动。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得像上了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