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
李子明点点头,然后看向张援朝。
“援朝,你再成立一个研发组,专门攻关这个茶饮料技术。钱不够,我来批。人不够,你去招。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们要让消费者第一口喝到的峰牌茶饮料,就是这个品类的天花板。”
张援朝的脸上也浮现出兴奋的神情,这是一个技术人员对新挑战的渴望。“放心吧李厂长,我保证把这个技术难关啃下来!”
李子明的视线最后落在了赵大刚身上。
赵大刚一脸的郁闷,他还是想不通。“老李,我还是觉得……”
“你不用觉得。”李子明打断他,“你的任务,是先把京城的果汁市场给我打开。但是,你要开始留意新的渠道。比如那些老字号的茶馆、书店、文化单位。‘东方新茶’一旦出来,那些地方,就是它的战场。”
赵大刚叹了口气,没再反驳。“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会议结束。
李悦和张援朝走在最后。
“张叔,”李悦主动开口,“关于茶叶的选材和口味,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聊聊。”
张援朝停下脚步,看着这个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年轻总监。“好啊。明天来我实验室,我们好好聊聊,怎么把茶叶装进瓶子里。”
京城和茶饮料的项目像两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整个峰牌食品厂都处在一种紧绷而亢奋的状态里。李子明每天都泡在厂里,不是跟张援朝讨论茶叶萃取的技术细节,就是跟李悦和赵大刚开电话会议,遥控指挥京城的市场开拓。连轴转了半个多月,他觉得自己都快变成厂里的一颗螺丝钉了。
这天中午,他难得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去食堂随便吃点东西。还没走到食堂门口,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豆香味。不是工厂生产线上那种带着添加剂味道的香,而是一种很纯粹的、粮食被研磨煮沸后的味道。
食堂门口排起了长队,比平时领饭的队伍长了一倍不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期待。队伍前进得很慢,前面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拿碗接着一种乳白色的液体。
“今天食堂搞什么新花样了?”李子明拉住一个刚打完饭的年轻工人问。
“李厂长!”工人看到是他,立刻站直了,“不是食堂,是苏姐。苏姐自己在家磨了豆浆,带到厂里来给大家喝的,说是看我们最近加班辛苦,给我们补补身体。”
李子明走到队伍前面,果然看到了苏小婉。她系着一条围裙,正拿着一个大勺,从一个巨大的不锈钢桶里往外舀豆浆。她的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但脸上的笑容很温和。
“慢点慢点,都有,别烫着。”她一边舀,一边嘱咐着。
工人们接过碗,有的直接站在原地就喝了起来,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苏姐这手艺绝了,比外面卖的好喝一百倍。”
“就是,一点豆腥味都没有,滑溜溜的,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