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把原料放进去,然后调整参数,就可以了。”
乔辰为一众专家讲解着这台光刻机的操作方式。
“然后呢?”
程为民愣了愣,显然没反应过来。
“然后光刻机自动工作,等成品出来啊,是我讲的有问题吗?”
乔辰挠挠脑袋,感觉自己讲的应该不难理解吧。
全自动的仪器,放材料按开关而已,身为龙科院院士都听不懂了?
程为民愣了愣,突然笑了起来。
也对,乔辰只是一个本科毕业生而已,能写出这种程度的论文以及造出模型,这种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
既然是模型,确实也该停留在理论阶段。
还是太年轻,低估了光刻机制造芯片的复杂流程。
不过倒很值得培养培养,说不定这就是未来半导体领域的顶梁柱了。
“程老师,您能不能找人送点原料过来,我们可以启动仪器试试的。”
乔辰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看出了程为民的心思,想要证明一下自己造出来的不只是个模型机,更是为了验证一下是否真的能够成功。
“乔辰,你认真的?”
校长揉揉眉心,有些无奈。
饶是他这个门外汉都知道芯片的制作要在全部为纯净黄光的环境中进行,而且要保证粉尘只进不出,往往都是在装有大型鼓风机的洁净室内进行。
而这报告厅虽然也算干净,但还远达不到洁净的水平。
“当然了,这台光刻机装有鼓风机和光源投射仪器以及各种维持环境的设备,我论文里都有解释,所以这台光刻机对环境的要求并没有传统光刻机那样严苛。”
乔辰细心解释。
“可……”
“林校长,让人准备些材料送来。”
校长还想说点什么,却被王建国打断,也只能点点头,到一旁打电话去。
虽然校长和院士直接并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但龙科院作为龙科大的直属上司,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乔辰同学,。”
王建国还是很严谨的,尽管对光刻机很是在意,却还是强压下来,准备先验证一下乔辰的水平。
“好的。”
乔辰点点头,便重新回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课题。
不过这些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由于篇幅限制,他还做了很多删减,而现在讲述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乔辰同学,你对极紫外线的使用有什么看法?”
听完乔辰长达一小时的报告,程为民也抛出自己的问题。
哪怕材料都已经送了过来,他们都没有丝毫在意,而是全神贯注听着乔辰的报告,心中感慨万分。
不仅是感慨于乔辰对一些技术独到的见解,更是感慨自身知识的薄弱。
“极紫外线,又称软X射线,穿透性很强,几乎任何物质都能吸收它的能量,为了减少损耗,整个光刻间都要处于真空状态,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EUV光刻机就是使用这种原理,但弊端也很多,比如……”
“所以更新成这种波长的紫外线后,能极大地改善这些缺点,这也是我这台1n光刻机使用的主要紫外线。”
乔辰洋洋洒洒解释着,不仅解释了程为民的问题,甚至连自己优化后的部分都讲了一遍。
“哈哈哈,后生可畏啊!”候世纪笑着鼓掌,毫不吝啬赞扬之意,“听你的意思,只要把材料在这放进去,等芯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