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环登上了海蛇战斗号的驾驶舱,海蛇战斗号早早就在运输船船舱处等待。
距离出发还有三分钟的时间,青环的手抓着海蛇战斗号的操从杆,居然有些紧张。
他经历过数百次的战斗,生死边界来回游**不下二十次,居然会像一个新人小兵一样紧张。
青环闭眼深呼吸,久久没有平静下来。他只能通过想别的事情快速平复心情。
海蛇战斗号机甲是海蛇汤尼.格雷斯号战斗机甲的进阶版。
原来的海蛇一号机甲是中型机甲,属于刺客敏捷型机甲,经过海伦亚改造后的海蛇战斗号机甲,从体型上比之前又搞了几米,步入了大型机甲的行列。
从刺客敏捷型机甲转型成大型机甲,并不是容易得事情,机甲的各个结构都极其精密,一个部位稍许的改动,很可能造成整个机甲整体瘫痪。
就算改动成功了,性能上也可能远比之前差。
而高几米的改动,这是相当于重做的难度。当然这是对别的机甲研发员而言,海伦亚是海蛇一号的研发者,并且手里就有从基地下载的图纸,想要改动,技术层面和熟练程度,都远超他人。
尽管有了先天优势,海伦亚依旧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改造图纸弄好。
青环还记得帮助海伦亚时,海伦亚曾抱怨:“现在的设备实在比不上帝国的设备。要是在帝国的研究所,海蛇战斗号的二代我都进行实验了。”
青环差异地看向海伦亚,另一只手则在操控仪器。因为有洪荒系统一代ax的帮助,青环只需要检查是否发生故障就好,并不需要他实时关注设备的运作,更不需要全神贯注的去操作。
“海伦亚博士,你是又弄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了?”
海伦亚博士激动地解释着,青环也有一定的机甲知识,这是为了方便进行机甲的维修,在敌后战斗,有事需要驾驶员会基础的修理技巧。
在成为海伦亚博士的助手后,青环也需要去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否则听不懂博士的话,还怎么帮忙。
博士说了很多,青环是云里雾里,最后了解了个大概:海蛇战斗号的改进到了二代,但如今只能完成一代的改进版,因为设备的问题,无法直接制作二代。
并且一代没有经过实验,只有理论数据,二代的改进算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坍塌。这让他的三代改进计划搁浅。
一代的改进计划,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推动器,引擎等各方面的设备都没有更新换代,只是利用洪荒系统一代ax,对各部设备的参数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一个平衡。
这个参数平衡,海伦亚就找找了十几天,远比他设计海蛇战斗号一代的时间更久。
这次的改造更像是让参加一百米短跑的运动员去参加两百的短跑。
虽然同样是短跑,但爆发的时间和过程并不相同。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只是上场前教练简单交代了两句话,而目的是获得冠军。
对付普通人一百米,两百米没什么差别,但对付两百米的职业选手,难度可想而知。
犯罪兄弟就是两百米的职业选手,青环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毕竟当初就是他要去抓捕二人。
海蛇战斗号给了青环一股陌生的感觉,没有了之前和它完美的配合。
就像是新鞋不合脚,让他很是难受。
就在青环担忧的时候,李梦欢来了消息,道:“出发!”
运输船的船舱打开,李梦欢率先出发,青环推动操纵杆一起出发。心里幻想的微妙不适感觉并没有发生,海蛇战斗号和原来的海蛇一号,操作感觉几乎一样。
这让青环不敢相信。
海伦亚的声音响起:“青环能听见吗?”
“是的博士!”
“很好!汇报驾驶员主观感受。”海伦亚继续道。
“操作感觉和之前的海蛇一号类似,没有任何的不适感。”青环回答。
海伦亚在另一头,正在做纪录。“加大引擎动力输出,知道出现不适感。”
青环明白,这个不适感并不是指不舒服的感觉,而是和之前海蛇一号相比,操作起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速度上,一直没有什么问题,直到速度达到每小时两百公里的时候,海蛇战斗号的速度就像是到了瓶颈,再也无法提升。
海伦亚记录着数据,虽然谁也看不到,但他还是频频点头:“极限速度找到了,相比于大型战斗机甲这个极限速度都差了很多。”
自然和中型机甲的速度就差更远了。
海伦亚还在做着实验记录,李梦欢已经到了疾风盗贼团太空飞船外。
疾风盗贼团没有任何预兆,太空船的能量炮对准了李梦欢的刑天机甲,一道光柱袭来。
能量炮的光柱,射速接近光速,理论上是不可能被闪避的,尤其是在偷袭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