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不过是两个人相识时相互之间该有的奉承,要说玉衡真的有多喜欢这个名字,那倒不见得。只不过,从这个名字里至少可以得出一个信息:这个书童家的少爷应该是个挺爱读书的人。
在于中国古代,仆从大部分都是主人的附庸。尤其是当他们进入一个大家族之后,自己的名字也不配再拥有了,为了主人叫得顺口,他们将失掉自己原有的名字。
当然,更多的主子愿意选择通过仆人的名字来体现自己的抱负和志趣,而不仅仅是叫起来方便,尤其是和自己比较亲近的贴身仆人。书童的名字对于一个读书的富家子弟来说,相当于是一个名片。
比如,张寻辰他的书童名叫春山,是取自“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听起来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文化气息。
而郭明礼书童旬河的名字出处比较偏,是宋人的句子:
废寝看迟月,同吟忆远僧。过旬河复见,无雨露多凝。
至于玉衡,他给自己的少爷取名为玉山,字不器,这里面藏了两个典故。第一是玉山的典故,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嵇康字)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玉衡觉得,玉山咳嗽的时候那将要倾倒的莫名像要醉倒一样,不会让他想到那个典故。
第二是孔子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说一个读书人不应该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这也是寄托了玉衡对于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