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宁远死后,他与家人商议,与书院的学子说了这件事,原以为大家会避之如蝎,结果有人愿意奔走相告。
幸运的事传到了景顺帝耳中,不幸的是被赵承带到了刑部。
原以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严厉的刑讯,但没想到只来了几个吏从,简单的问了些事,便放任他们不管了。
到了傍晚,大牢里的书生等到心焦,等来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原在扬州的大理寺少卿裴鹤铭已回了上京,并上书景顺帝彻查景和二十五年的科考舞弊案。
有何汝元珠玉在前,裴鹤铭再提,景顺帝越发的重视,当即便令三司将陈案重调。
一时间,刑部大牢内关押的数名书生俱是叩谢圣恩,低声泣哭之音。
……
裴鹤铭在宋清一行离开扬州之后,也没再耽搁,快马加鞭,抵达上京,早在此之前,他便与何汝元书信,告知了当年贡生案子。
只是令他没想到,老师竟然会这般不顾后果。
掌灯后,裴鹤铭独自登了何家大门,见了老师后,问出疑惑。
后院的这间竹厦内,书香墨香糅合,案上铺了本书册,何汝元将书合上递给裴鹤铭:“这本书,是我当年的一个学生临终说写,记的是他生平,是他此生的郁郁不得志,只可惜,他作为我的学生时,我未能相信他,甚至以为他真的作弊,日前他的家人将此书交给我,我只觉愧疚,实在难以想象他死前是带着怎生的绝望。”
“他对世间蝇营狗苟的绝望,对我这个老师绝望,”何汝元说到这儿,眼窝发热。
裴鹤铭恭敬道:“老师不必如此,当年的事,他们入狱后受了大刑,想来是招不住这才认罪,认罪书一旦签字画押,便无从抵赖,便是有心人想再查也困难。”
而今有了这个契机,便能替他们洗刷冤屈。
“是,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为他做这件事,”何汝元道。
看着老师神情,裴鹤铭郑重承诺:“学生必定为故去的前辈掸去尘埃。”
这之后,三司开始调集出当年科考案子的策论,而裴鹤铭特意将程素的策论与在程家搜到的一本字画上的笔迹作比对。
两种截然不同的字体,昭示了一切。
而薛愍、徐长安与易正堂更是亲自去了大理寺,将当年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知三司。
裴鹤铭在扬州结识的那位书生,在数日后,找到了远游在异乡的贡生,那位贡生在看到书信,得知有人仍然记得景和二十五年的事,当即热泪滚滚而下,匆匆收拾行囊,赶至上京。
当年在贡院的官员受到惩治,其实内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