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这两件事儿因为前者涉及到钱,五百块在那些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后者则是因为太让人生气,所以老二回娘家跟亲戚们抱怨过很多次。杨妙华活着的时候听前者只觉得烦,那不是老二自己蠢笨自找的吗?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你倒是好,打孩子就不能关起们来打?非得丢丑到外人那里去,现在遭报应也是活该,并不把这些事儿放心上。死了一缕孤魂到处飘后听她还跟老头儿抱怨后者也觉得烦,但因为那时候几个孙女身边她都待过,尤其这几个孙女后来不婚不育的占了大半,她就更有一些体悟。

老二是活该,可两个孙女那就是可怜了,从小忍受着家里的穷也就算了,连她这个亲外婆都嫌贫爱富嫌弃她们,不知道在外面还遭受了多少白眼。偏生父母还是那样的教育方式,自以为是的对女儿好,的确在外面大家都说他们为了供两个女儿读书不容易,都供到了大学呢!

可实际情况也就自己人知道,两个孙女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好本来都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为了减免学费和生活补贴,这俩孩子都没去成那最好的选择,而是去了次一等的学校,特别二孙女因为中考在市里前十名,甚至那个学校为了让她就读还给老二安排了学校保洁的工作。也不知道是不是学校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反正两个孙女后来高考都很一般,大孙女刚刚上了本科线,去了个三本学校;二孙女本来是清北的苗子,后来只上了一个普通的211。就这老二两口子还为了学校开出的复读条件,苦劝二孙女复读冲击清北,被二孙女坚决拒绝后就各种不满发脾气,就高考毕业后那一个暑假,本来就算是高考失利的二孙女整整瘦了二十斤。

至于大学就更别说了,这俩孙女的大学都是贷款读的,这贷款也是毕业后自己还的。不像老大家的幺女,虽然也是贷款读的,但那是为了省钱赚利息,而且这个小孙女被宠的过分,不选学费低的公立学校,选了个学费高的私立学校,一学年学费都是两万块,贷款也就能给一万二,剩余的还是家里补齐。而就这四年的贷款,也是在她毕业前老大就直接帮她还完了。生活费也是这样,大孙女前两年还好,那时候二女婿还在工地上干活,老二也陪着他,两口子咬咬牙下力气,虽然不如别的一早就在工地上干活习惯了的,但多少也能挣点钱。等二孙女也上大学了,二女婿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好像还是自身的原因导致的,断了肋骨,工地给了手术费和医药费,别的赔偿啥都没有。好在是也没出大事儿,就是后来一干活就喊疼,两个孙女懂事,就不让他在工地上干活了,两口子就回农村种地种果树了,也没啥钱,后来都是孙女自己勤工俭学挣的生活费。

而类似于这种家丑外扬棍棒教育更不用说了,当着外人面呵斥孩子教育孩子,什么事儿都得孩子按照他们的心意来,天天逼迫孩子学习根本不让孩子出去玩耍,跟同学来往交朋友他们都要限制……最后别人都说是他们当父母的良苦用心把孩子教出来的,他们也觉得孩子能上大学都是自己劳苦功高。可真等到毕业了工作了,他们又嫌弃两个女儿都不会来事,沉默寡言连基本的人际关系都不会处理,一个个木头疙瘩完全不像别人处事圆滑在职场官场如鱼得水。

每每想到这些,杨妙华就觉得养孩子真不是简单的事儿。尤其后头,那些孩子动不动就抑郁就自杀的,你说是生活条件好了娃娃们日子太好了矫情作妖吧,可想想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难处。如果当父母的永远以自己这代人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孩子,把自己想要的强加于孩子身上,那肯定是只能把孩子逼出问题的。

扯远了,总之,想想老二上辈子对女儿的教育那么偏执,回归本质还是自己这对爹妈不靠谱。这辈子她肯定要好好教女儿们。别的不说,至少不能让她们打小就沾上那种恶毒的坏名声。

前世就外孙女偷钱那事儿,甚至她都考公上岸出去工作几年了,在老家都还有人提到,你就说可怕不可怕?

所以杨妙华把事情解释的清清楚楚,绝对没有一点的含糊其辞给这些人发挥自由想象力的空间,丁是丁卯是卯,不是兰珍的错那就不能担。

而且,“兰珍这回还是长记性了,一个新买的发卡就没得了,我看她下回还得不得那么爱炫。”

她得叫人知道,他们家也不是什么都没损失的。

说到发卡,杨妙华之后是去找了,也不知道是被人捡回去藏起来了,还是真的落到堰塘的淤泥中,反正是找了好几次,兰珍自己好起来一出门就跑去找也没找到,那叫个沮丧难过。赵福安都差点想说再买一个就是了。还是杨妙华把他给按住了。

心疼孩子也要有度,这次的事儿虽然错在桃花儿抢东西,可老大这拿东西出去炫的性子也得教一教。不是说咱们不能用好东西,但做人得低调,经常炫耀养成习惯就不好了,以后说不定还要给自己招灾。再者也是教她要学会珍惜好东西。

兰珍确实是长了记性,对外也解释清楚了。但是杨妙华这实话一说,就得罪杨招娣了呀!

最新小说: 恶女重生:我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 墨画附 公路求生:美女别追了,求放过! 她醉酒进错房,京圈大佬一夜沦陷 重生嫡女赴凰途,鸳鸯袖里握兵符 医途官路:步步高升! 千亿女王包养我,校花女儿破大防 资本家小姐随母改嫁,被继兄宠疯 恋综:每天一个新人设 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