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与“朽木斋主”——苏老的会面,安排在了郊区一座略显陈旧但规模不小的院落里。这里既是苏老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家,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形态的木料,空气中弥漫着木材、清漆和时光混合的独特气味。苏老是一位清瘦矍铄的老人,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却如同他珍藏的刻刀般锐利且充满热忱。
当林天将那几段经过初步清理的“龙血金丝楠”木料从车上搬下来时,苏老几乎是扑了上去,干燥的手掌颤抖着抚摸着那深褐色的树皮,以及切开面上那金红交织、宛若活物的瑰丽纹路。他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仔细查看,时而凑近深深吸气,那醇厚、安宁、带着一丝神秘凉意的香气让他闭目沉醉。
“没错…没错啊!纹理如金丝穿梭,血沁深入木质肌理,触之温润如玉,嗅之清心凝神,沉手异常…这比博物馆里那块传说中的残片还要完美!天佑我华夏技艺,天佑古楼啊!”苏老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抓住林天的手,“林先生,大恩不言谢!您这是救活了一座活的历史!”
林天被老人的情绪感染,心中暖流涌动,谦逊道:“苏老言重了,我只是恰好有这份机缘,能让这些木材物尽其用,是它们的幸运,也是我的荣幸。”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苏老执意要履行承诺,带林天参观了他的“藏宝室”。那并非什么金碧辉煌的地方,而是一间布满书架和多宝阁的书房,里面陈列着不少瓷器、玉器、木雕和古籍。苏老郑重地取出一只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两件物品:一枚品相极佳、包浆温润的田黄石素方章,以及一本纸质泛黄、但保存完好的明代木工营造法式手抄本。
“林先生,我知道这些世俗之物,恐怕抵不上您这批神木价值的万一。但这方田黄是我祖上传下,石质纯净,寓意吉祥;这本手抄本是我年轻时偶然所得,里面有些榫卯技艺和营造心得,或许对您这样的有心人有些启发。请您务必收下!”苏老态度诚恳,不容拒绝。
林天对古玩了解不深,但能感受到这两件物品蕴含的心意与分量。他尤其对那本手抄本产生了兴趣,或许未来在奕星建设时能用上?他没有过多推辞,郑重接过:“苏老厚赠,那我就愧领了。修复过程中有任何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木材交接完毕,林天带着印章和古籍离开。他看着后视镜里苏老站在院门口不断挥手的身影,直到转弯消失,心中那份因帮助他人、延续文化而产生的充实感久久不散。这似乎比单纯赚取财富,更让他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意义。
然而,正如林天所预感的那样,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龙血金丝楠”的出现,如同在寂静的湖面投下另一颗石子,涟漪开始悄然扩散。
几天后,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林氏水产”。那是一个穿着得体、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自称姓陈,是一家顶级私人艺术品收藏基金会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