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几个同学:“你就是啊。”“别怀疑,本来就是。”“咱们彦彦是最棒的。”旁边的同学都靠近过来。
晓毅的同学:“你以后也会有一本传记的。你可以自己写,比她这本还要更好。我们永远给你加油!你的书可以叫《射箭冠军的一生》。”
晓毅在书店买了一本《正中靶心的天才少女》带回了家,没事的时候就翻翻。有一天她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张插图是她和彦彦的合影。这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她突然觉得百感交集,她感到这是讲述她青春时代的一本书,从童年时代开始射箭,一直到现在。这个故事明明是她的故事。这本书她竟然读到落泪。
她们俩的心里只有目标,只有靶心。在生活里并非如此。因为射箭获得了太多。晓毅把童年的相册翻了出来,她安安静静地看着小时候的自己和第一位教练,第一枚奖牌,第一枚金牌……她的生活特别特别简单,除了学习和训练也没有太多闲暇时光。但是在全世界比赛让她结交了各国的好朋友,让她看了很多很多风景,吃了不一样的美食,感受不同的文化。生活的感悟也在一点点积累,这都让她的心态更好,毕竟运动员也拼心理素质。
彦彦拿到自己的书非常开心。与此同时,妈妈告诉她要收收心,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不要过度关注自己传记的事。她想着早晚以后和晓毅在国家队组成团体一起去比赛。
晓毅知道彦彦会有的那种疲惫。她烦恼的时候会去看彦彦的传记。晓毅看着那些插画,甚至有画面里出现了自己的形象。她觉得画里的自己被画得挺好看的,各种小细节都在,包括她的背包和她标志性的穿衣风格。自从她拿了金牌之后她发现很多人对她观察的细致程度甚至超过了她自己。当时媒体纷纷报道她一战成名,后续她的赛事和生活都被人们持续关注着。这些插图特别吸引她,让她陷入回忆和沉思。在记忆展开的瞬间,的确热泪盈眶,她知道这条路真的付出了太多汗水。与其说她爱着射箭不如说她爱着射箭的自己。因为射箭人们看到了她,发现了她。追求完美的自己和彦彦也这样相识了。每天想着怎么样才能更优秀,青春就是这样度过的。
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了时间。感觉到了两个女生之间友谊的缘起。这份竞争之中的友谊一直陪伴着她们,但是她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直到这本书的出现,直到她们都知道对方想要考到同一所大学。在晓毅看来,友情是想要知道对方的感受,试着去了解对方的体会。此时此刻,彦彦对此一无所知,她不知道晓毅静静翻阅着她的传记。未知的、未完成的一切在前路等着她们前去探索。未知的对手和未知的比赛,未知天气的季节也在等着她们。默默去了解对方的小孩子,不谙世事,这就是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