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绝口不提学校的事,也没问起那辆陌生的车。回到房间后,徐缘缘才静下心来梳理线索:列雨菲的敌意、今日的威胁、还有更早之前的种种矛盾,似乎都指向一个模糊的答案。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初二转学的那天。
那年,因为徐母调任京北大学任职,徐父也将部分产业迁到京城,徐缘缘便跟着转学到了现在的初中。刚入学时,她和列雨菲被分在同一个班,列雨菲还曾主动过来搭话,态度热络得像是想和她做朋友。可没几天,列雨菲的态度就骤然转变——不仅不再理她,还联合班里其他同学孤立她,看她的眼神里满是警惕,仿佛她要抢走什么属于列雨菲的东西。
那时的徐缘缘刚到新环境,本就有些拘谨,列雨菲的敌意让她格外不适。她没有与人争执,只是找老师申请换班,也没提被孤立的事,只说“想找个更安静的环境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学校很快批准了她的请求。换班后,徐缘缘刻意避开列雨菲,后来又申请了游学,两人几乎没再打过照面——列雨菲就算想找她麻烦,也找不到机会。
唯一一次正面冲突,发生在去年的家长会。那天徐缘缘走小路去办公室帮老师拿资料,刚好撞见列雨菲和她母亲站在走廊里说话。母女俩聊的都是珠宝首饰、晚宴派对之类的话题,列雨菲还时不时安慰几句,似乎在帮母亲缓解情绪。
就在这时,一个低年级的学妹路过,不小心撞到了列雨菲母亲的包。没想到列雨菲母亲瞬间炸毛,一把拽住学妹的手腕,扬手就扇了她一个耳光——学妹没站稳,直接摔在地上,脸颊上瞬间浮现出清晰的红印。可列雨菲母亲还不解气,指着学妹破口大骂:“小小年纪就学着勾三搭四,一股子狐狸精的媚态,真是没教养!”
那些话难听至极,徐缘缘实在看不下去,上前一步将学妹护在身后,冷冷地看着列雨菲母亲:“这位女士,这里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您撒泼的场合。请您尊重这里,也尊重一个孩子。”说完,她没再理会列雨菲母亲气急败坏的咒骂,拉着学妹快步离开了走廊。
也就是那次,徐缘缘对列家的印象彻底变差——不仅是列雨菲的敌意,还有列雨菲母亲那副蛮横无理的模样。更让她在意的是,列雨菲母亲的脸,总给她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直到当天晚上洗漱时,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恍然大悟:列雨菲母亲的五官轮廓,竟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尤其是眉眼间的神态,像是中年后的自己——那种相似,绝非巧合,更像是血脉相连的印记。
从那天起,徐缘缘便悄悄开始调查。她翻找了京城和A市的旧新闻,查到了多年前A市发生的一起婴儿被拐案——案发时间、地点,竟和她偶尔从徐家长辈口中听到的“捡到缘缘的日子”高度吻合。零碎的线索渐渐拼凑出真相:她在被徐家收养前,很可能出生在列家,而列雨菲的母亲,或许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可越是接近真相,徐缘缘就越警惕。她发现了一个关键疑点:当年人贩子遗弃她,到徐家收养她,中间的时间间隔太短,流程上存在明显的漏洞。若是列家日后发现她的身份,很可能会抓住这个漏洞大做文章,甚至以此攻击徐家,威胁到她在意的人。
正因如此,她才特意借着游学的机会,绕了一圈去A市,找当年的知情人补充了证明材料,又通过徐老爷子的人脉,悄悄完善了收养流程的细节——她要把这个漏洞彻底堵上,绝不让列家(尤其是列雨菲)有机会用这件事伤害徐家。
想到这里,徐缘缘的眼神渐渐坚定:列雨菲今日的威胁,或许只是个开始。但不管列家藏着什么秘密,不管未来有多少麻烦,她都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她的家人。至于圣兰高中的选择,还有列雨菲的敌意,总有一天,她会找到所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