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瑟缩的低下了头。
右丞相见状,又一次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太后娘娘,微臣认为彻查是次要,为太子殿下纳妃才是主要。
然止沸之道在于釜底抽薪!太子殿下正值婚龄,立妃乃国之大事,亦是稳定朝纲、平息坊间非议最直接之良方。
南枝姑娘才貌双全,又得太后您多年教养,为太子妃人选,名正言顺。只要殿下迎娶太子妃,那些捕风捉影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对宋姑娘的清誉亦是最好的澄清。
若一味拖延,恐非议愈烈,于殿下、于宋姑娘、于皇家体面,皆非好事!”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将立妃与平息流言、维护皇家体面直接挂钩,又将“拖延”的帽子隐晦地扣在太子头上。
太后端坐于上,将殿中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她自然清楚南枝是自己属意的人选,也明白任万金等人的施压背后少不了太尉的影子。
朝中争执不休,知道真相的礼部尚书站出来,拱手道:“太后娘娘,流言之所以能一夜之间传遍京城,绝非偶然。
户部尚书大人方才提到‘有损宋姑娘声誉’,敢问此等损人清誉的恶毒谣言,其源头究竟在何处?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蓄意构陷左相嫡女,甚至妄图以此裹挟朝堂,动摇国本?”
礼部尚书明显是保皇党一派,而且又亲自秘密操刀褚煜和宋时微两人之间的婚事,而他又和宋洐同性,又是旧友,他当然得站出来为左丞相说两句话。
甚至不惜以“动摇国本”相指,让太后也感到一丝压力。她沉吟片刻,苍老而威严的声音终于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死寂:
“礼部尚书所言,亦有道理。构陷重臣之女,散布流言扰乱视听,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皆为朝廷所不容!此事关乎朝廷法度,关乎世家清誉,更关乎皇家颜面,必须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