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祈年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和甜甜的笑容,眸光微动,没说什么,只是低头喝了一口粥,但紧绷的唇角似乎柔和了些许。
简单的早餐,却在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沉默中进行。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吃完饭,宋祈年主动起身收拾碗筷。黎书禾想帮忙,却被他按住了手。
“今天回老宅吃午饭,妈交代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动作略显生疏地洗着碗。
回老宅?黎书禾的心微微提了一下。
虽然曾诗英对她很好,但经过昨天……她总觉得有些害羞和不好意思。
果然,当他们两人再次回到宋家老宅时,曾诗英看到他们,脸上立刻露出了欣慰又带着几分打趣的笑容。
目光尤其在黎书禾身上转了转,看到她气色红润,眉眼间带着新妇特有的娇羞风韵,更是满意地点点头。
“回来了?快坐下歇歇。”曾诗英笑着招呼他们,又吩咐保姆去端炖好的汤。
午饭很丰盛,席间,曾诗英不停给黎书禾夹菜,嘘寒问暖,绝口不提昨天婚礼和晚上的事,只聊些家常闲话,这让黎书禾自在了不少。
吃完饭,喝着茶,曾诗英忽然看向黎书禾,笑眯眯地说:“小禾啊,你看,这证也领了,婚礼也办了,是不是……该改口了?”
黎书禾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红云。
她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宋祈年。
宋祈年端着茶杯,目光也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曾诗英面前,微微屈膝,声音虽轻却清晰,带着一丝羞涩的颤音:“妈。”
“哎!好孩子!”曾诗英顿时笑逐颜开,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进黎书禾手里,“改口费!拿着拿着!以后啊,咱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谢谢妈。”黎书禾握着那厚厚的红包,心里暖融融的。
“嗯,好,好。”曾诗英拉着她的手,越看越满意。
又坐了一会儿,宋祈年看了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开口道:“妈,下午我回部队报到,还有些手续要处理。”
曾诗英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叹了口气:“这才回来几天……又要走了。什么时候回来?”
宋祈年沉默了一下,看向黎书禾:“一周后。一周后,我回来接书禾去随军。”
随军!
这两个字像小锤子,轻轻敲在黎书禾的心上。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确切的时间,她还是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慌和不舍。
这意味着,她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城,离开熟悉的曾诗英,跟着他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只有他们两人的夫妻生活。
曾诗英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么快,但她很快调整好情绪,点点头:“也好,夫妻俩总是分开不像话。那边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宿舍已经收拾出来,日常用品也大致备齐了。”宋祈年回答道,语气平稳,显然一切尽在掌握。
下午,宋祈年回部队前,先送黎书禾回了他们的新房。
站在门口,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