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黎书禾忍不住对着门口的方向,悄悄挥了挥拳头。
而此刻,走在去营部路上的宋祈年,迎着清晨凉爽的风,脑海里却不合时宜地回想起儿子那句天真无邪的“蚊子包”,以及妻子那羞得通红、眼波流转的动人模样。
他下意识地抬手,松了松军装的风纪扣,感觉……今天的天气,似乎有点热。
日子在部队驻地规律而平静地流淌,转眼宋曦已经一岁多了,能摇摇晃晃地走几步路,小嘴叭叭地,能说不少简单的词语,成了家属院里人见人爱的小活宝。
黎书禾的小“事业”也稳步发展,凭借着好手艺和好口碑,在驻地军属圈子里小有名气,虽然赚得不多,但也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宽裕滋润。
这天傍晚,宋祈年下班回来,手里除了公文包,还拿着一个盖着部队红头文件的牛皮纸信封。
黎书禾正端着刚炒好的菜从厨房出来,看到他手里的信封,有些好奇:“这是什么?”
宋祈年将信封递给她,语气平淡无波,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随军家属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下个月开始,在市里,每周两天,有缝纫和裁剪的进阶班,还有文化课。”
黎书禾愣住了,放下菜盘,接过那个沉甸甸的信封,打开抽出里面的文件。
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正是针对她们这些随军家属开设的培训课程,旨在提升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缝纫裁剪班请的还是市服装厂的老师傅授课。
她的心猛地跳快了几拍,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她抬起头,看向宋祈年,声音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这……这是你……”
“部队统一安排的。”宋祈年打断她,脱下外套挂好,走到脸盆架前洗手,背对着她,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你想去,就报名。”
黎书禾握着那份通知,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怎么会不知道?部队里确实偶尔会有一些针对家属的政策,但这样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尤其是还请了市里的老师傅,若说背后没有宋祈年的推动,她是不信的。
他一定是看到了她对手艺的热爱和潜力,默默地为她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他不说,但她懂。
“我……我去!”黎书禾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定,声音坚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她不想错过。
宋祈年擦干手,转过身,看了她一眼,见她眼中闪烁着激动和期盼的光芒,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嗯。孩子,我让王大姐帮忙带两天。”
他连这都考虑好了。黎书禾心里更是暖得一塌糊涂。
培训开始后,黎书禾仿佛鱼儿入了水。她本就基础扎实,又肯钻研,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进步神速。
她不仅系统学习了更复杂的裁剪技术和服装设计原理,还在文化课上接触到了记账、成本核算等基础知识,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每次从市里学习回来,她都会兴奋地跟宋祈年分享学到的内容,眼睛里闪着光。
宋祈年大多时候只是沉默地听着,偶尔在她遇到不解之处时,会言简意赅地点拨一两句,往往能让她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