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满脑子都是从此与那位俊美樵夫再无相见之日,整个人颓丧得连梳妆都提不起劲。
丫鬟翠墨见她这般,便劝她去吴县散心,说那里风光好,或许能让她心情好些。
可谁曾想,刚到吴县,就撞见了商青青与胡八郎并肩而行的模样。
两人靠得极近,商青青嘴角带着笑,胡八郎看向她的眼神更是如此温柔。
沈明珠只觉得一股火气直冲头顶。
“这个商青青!她怎么敢!”沈明珠咬着牙,怨毒地看向这二人,“明明是沈家的寡妇,一过门就克死我大哥,如今竟敢不守妇道,勾搭我的情郎!”
沈明珠当即要回去找沈氏族人,拉商青青去沉塘!
还好丫鬟翠墨死死拉住了她。
“大小姐!万万不可啊!”翠墨急着劝道,“您要是当众闹起来,旁人只会笑话咱们侯府啊!”
“大小姐,您再想想,若是闹得满城风雨,洛阳那些世家千金,还不知道怎么笑话您呢!”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沈明珠。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恨恨地瞪着商青青的背影,咬牙暗道:“商青青,你给我记着!今日之辱,我定要你加倍偿还!”
她再也没了散心的兴致,转身就对翠墨道:“别逛了,立刻备车,咱们回洛阳!”
她要赶紧回到侯府,不仅要把谢大人的书信交给父亲,更要想办法,让商青青知道自己的厉害。
商青青对沈明珠在吴县的所见所感一无所知,此刻她正满心欢喜地规划着绸缎铺的后续事宜。
想起沈明珠回了洛阳,她还真高兴:她回洛阳倒好,省得总在这边跟自己唱反调。
横竖自己帮她把那些水田打理妥当,将来把租子换成银钱送过去,她总该满意了。
在她看来,与其纠结于无谓的争执,不如把心思放在生意上,日子过得踏实才最重要。
处理完家中琐事,商青青又去了庄子上探望李二楞子。
刚走进丝织机房,就看见李二楞子正站在织机旁,仔细打量。
他脸色红润了不少,除了左手还不太灵活,整个人的精神头已与往日截然不同。
“李大哥,恢复得不错啊!”商青青笑着走上前。
李二楞子回头看见她,先是一愣。
眼前的女子身着淡青色襦裙,眉眼清秀,气质温婉,与那日在金陵见到的“银袍公子”判若两人。
一旁的李嫂也愣住了,手里的丝线都差点掉在地上。
田管事连忙上前介绍:“李师傅,李嫂,这就是我们沈宅的少夫人,也是咱们庄子的主子。”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见过少夫人!”
之前只当是两位公子仗义相助,没想到其中一位竟是当家主母,这让他们越发感激。
商青青连忙扶起他们,笑眯眯地说:“李大哥,李嫂,不用这么客气。咱们庄子不大,比不得金陵王记的规模,往后还要靠你们多费心,把丝织的手艺教给庄里的匠人。”
李二楞子连忙点头:“少夫人放心,我们夫妇定当尽心尽力!方才我看了您庄里织出的绸缎,料子很扎实,就是花样少了些,等我手再好些,就琢磨着改进织法,保准能织出更精致的花样来!”
商青青听了,心里更高兴了,拉着李嫂的手,又问了些他们在庄子上的生活情况。
得知田管事都安排得妥当,便彻底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