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如此说来,这绝不是普通流民!必须立刻派兵前去荡平这里!”辰帝听得那叫一个火冒三丈。
一个流寇寨子,竟然有数百台阶,亭台楼阁,甚至还有庙宇!
这是要称王的节奏么!
如此大逆不道的流寇,让他多活一瞬都是对辰朝的侮辱!
“陛下稍安勿躁,臣从未听说京口有什么流寇山匪窝点,说不定这其中还有误会。”
周氏家主再次劝言,但这次辰帝明显听不进去了,他挑眉怒喝:
“还有什么误会,难道这些流寇偷偷聚集起来还能通知你不成,他们明显是在韬光养晦,裹挟长公主就说明他们已经准备好,要跟朝廷对着干了!”
“父王,与其猜测,不如问一问侍中郎荀大人,他管辖京口定然比我们清楚,又或者去信镇北将军庞琦,他率领北府兵常年驻守京口,周遭若有流寇出没,定然逃不过他的法眼。”太子司贤出列。
他的话让盛怒的辰帝一下子冷静了,“你说的对,荀爱卿你且说说!”
被点名的侍中郎荀原出列作揖:“根据赘婿云樾描述,臣确实知道有个地方与它颇为相似,那就是北固山。”
“北固山?”
众人均是一愣。
说到北固山,在晟朝之前,诸国混战时期,它可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之上有个北帝庙,据说会保佑真龙天子。
不过几乎每个政权的头儿到北固山祭拜之后,就全都死于非命了。
后来,那几个厉害的诸侯国都没有夺得天下,反倒是晟朝的先帝捡了个便宜,拿到了这大好河山。
晟朝先帝美其名曰,当学始皇帝,汉武帝般到泰山封禅,而非其他野庙。
这话一出,直接把北固山的北帝庙定性为“野庙”,于是这个地方逐渐荒废。
“如果赘婿云樾的认知没有错,那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北固山上。”
云昭点点头:“好像……确实是北帝庙,但……但奴是半夜逃跑的,没看清庙宇的名字,只知道这个地方有好多好多台阶,光是下山就费了好久的时间。”
“你出来以后为什么不选择就近到京口搬救兵?”太子又问。
“奴本也这么打算的,但逃至官道时奴未曾分清哪一边是京口,奴担心追兵只能盲目地跑。若到京口便报官,若到建康便找玉公和大郎君。
未曾想,竟然真的跑回了建康。”
“你回来也是正确的,毕竟若那些人真在北固山扎营,势力必然也渗透到京口了。你一出现在京口,只怕还没到太守府就被杀了。”荀大人冷静分析。
“陛下,请您开恩,快些派兵到京口救长公主吧,奴可为之引路,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大将军可知晓?”
“臣已差人通知父亲,不过消息送达荆州快马也要两日,一来一回,只怕耽误战机。”
玉澄说着也跪下:“臣请求带兵前去剿灭流寇,救回母亲!”
“父王,儿臣亦想前去!姑母素来对儿臣关爱有加,如今姑母涉险儿臣怎能视若罔闻。”太子也跪下请求。
“你们这是添什么乱啊。”辰帝一个头两个大。
本来玉澄说他想带兵去剿匪,辰帝就已经觉得不妥,谁知太子也蹦出来说要带兵。
严格说起来,这俩一个比一个养尊处优,都是没有带过兵没有见过血的,真要给他们带兵那还得了。
“简直胡闹,你们两个黄口小儿去除了添堵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