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也不能自甘成为流民啊!要知道良民和流民可是有很大区别的。”庞无忧不由开口。
诚然,玄甲部曲很是威风,也不用忧愁徭役赋税粮饷。
但实际上,大多数部曲最大的梦想不是封官拜爵,而是有朝一日能解甲归田,重新拥有户籍和田地啊!
毕竟,玄甲部曲属于依附民,是依附于士族的存在,而且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战场刀剑无眼,若战死倒也还好,一了百了了。
但凡有个伤残,那还真是生不如死,不但会被踢出部曲行列,还会成为家人累赘,晚景凄凉。
正因为这样,他们最羡慕的反而是拥有户籍的自耕农,最大的梦想也是解甲归田。
故而,看到这些人主动成为流民,他的心非常痛惜。
难民满脸愁容:“我们也不想,奈何流寇猖獗,命在旦夕只能流落四方了。”
“是啊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只是可怜了这些稚童,小小年纪就跟我们一块颠沛流离。”
说到动情处,队伍中的妇孺悲恸地垂泪哭泣。
云昭不忍,开口。
“你们打算去哪里?”
“小的准备去汝南,听说汝南最近征兵频繁,城都空了,想来应该是能收留我们的。”
建康虽然近在眼前,但他们却不会考虑,因为建康作为都城,是不会收留流民的,甚至靠近都会不分缘由斩杀。
这也是为何流民宁愿涌去京口,也不靠近建康的原因。
玉澄不关心他们去向何处,只想知道前方的一切。
“你们可知北固山流寇有多少人?”
“至少数千众。”
“这么多?”
“流寇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训练有素,他们之间默契十足,攻防进退均有章法,并非我们这些老弱妇孺能抗衡的,郎君虽然有众多部曲守护,但若再往前,只怕也会被流寇骚扰,还是趁早改道罢!”
没想到这些可怜人竟然还好心提醒他们小心些。
明明他们都已经这么艰难。
云昭不忍叹气。
只怕那些流寇也并非真的流寇,而是有心人设计的陷阱。
可怜的村民,也只是这场权利争夺中的棋子罢了。
他们的遭遇,证实了“流寇”的真实性,也让朝廷的出兵变得越发名正言顺。
果然,玉澄听了逃难之人的劝诫,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越发激愤!
“这些流寇简直无法无天!我倒要去亲自会一会,看看他们有多能耐!”
六月村的村民们先是一愣,接着面露欣喜。
“郎君……郎君可是要为我们出头?”
“求郎君为我们匡扶正义!”
“求郎君荡平流寇,还我们家园!!!”
……
一声声乞求连同响头一并响起。
难民砰砰地磕头,声泪俱下言辞恳切。
此时玉澄对他们而言宛如天人真神!
玉澄行军这两日被裴徹和庞无忧磋磨的气势在这一声声哀求中逐渐回来了。
他傲然地点头:“你们放心,也无需走远,且去吴昌郡待着,那是我瑯铮玉氏的地盘,带我的授信去,郡守不会为难你们。”
“待我荡平了流寇,你们再回原来的地方安养生息便是。”
难民大喜过望,再次冲玉澄叩头。
“多谢郎君!”
“郎君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下辈子定当做牛做马偿还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