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些种子是否发芽,长势如何,有没有被野兔偷吃。
想着想着,她不禁有些好奇,打算改天亲自去看看。
关于发展代理人的任务也顺利达成。
“发展五名有效代理人——已完成。”
名单赫然列在页面中央。
除了那个常年游走于各村之间的游商陈二狗外,还有作坊里的四位。
擅长谈价的刘婶、手脚麻利的小翠、懂些算术的老周,以及会画简易宣传图的年轻人阿木。
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作用。
推广种植红薯的任务更是进展神速。
原本只是想试试看能不能让村民多一个抗旱耐瘠的口粮选择,没想到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
如今不仅苏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田埂边、山坡上种上了红薯藤。
连周边几个村子也被带动起来。
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搭架育苗,准备春播扩种。
走在路上,常能听见邻里之间谈论红薯怎么蒸更好吃,怎么晒成干储存,甚至还有人琢磨着用红薯酿酒。
这份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至于养蚕事业,也在稳步推进中。
整个苏家村至少已有八成的人家开始尝试饲养桑蚕。
唯有朱美家依旧冷眼旁观,迟迟不肯加入。
对此,苏眠眠倒也不强求。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顾虑。
只要不影响大局,她愿意给他们更多观察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张月主动在村里办了一场小型培训课,教大家如何制作风味独特的鱼菜。
比如酸菜鱼片、豆豉蒸鱼、辣炒小河虾等等。
课程现场围满了感兴趣的大娘大嫂们,不少人还带着纸笔记下步骤。
如今镇上的几家饭馆已经陆续推出了相关菜品,生意竟然还不错。
一些年轻人听说能靠捕鱼赚点零花钱,纷纷主动去河边练习游泳,顺便练手捕捞技巧。
日子过得越发充实。
更让苏眠眠欣慰的是,自从李氏等人回娘家探亲,将蚕丝被保暖柔软的优点一五一十地说给亲戚朋友听之后,她外婆所在的赵家屯也掀起了养蚕热潮。
据最新反馈统计,差不多有一半人家已经着手准备桑叶采摘工具,购置蚕匾,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蚕季。
等到这批蚕宝宝长大结茧。
第一批自家产的优质蚕丝就能用来制作真正意义上的“农家自产蚕丝被”了。
对这些勤勤恳恳、不怕辛苦的庄稼人来说,每天抽空去桑树林摘些叶子,根本不算什么负担,反而是顺手而为的小事。
苏眠眠一页页翻看着系统里那些已经被打上绿色对勾的任务记录。
耳边传来系统简洁明了的语音说明。
她静静听着,心中涌起一阵踏实温暖的感觉。
这一切不是梦,而是她一点一滴亲手创造出来的成果。
这种被需要、被信赖、能看到希望的感觉,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加珍贵。
想完这些,她不再多虑,心头轻松如释重负。
第二天清晨,她从沉睡中自然醒来,头脑异常清醒。
窗外天光微亮,鸟鸣清脆,新的一天正悄然开启。
屋里早已热闹起来,母亲和嫂子正在厨房忙碌。
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灶火噼啪燃烧的声音伴随着饭菜香气慢慢飘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