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目光自带几分凶狠。
时锦立刻低头做乖顺状:“我和我公爹从沧县出来,要去肃县投奔亲戚。”
这一刻,她反而觉得,穿越成孩子娘挺好的。
这个时代,生过孩子,常年劳作的女性,虽然才27,但看着比37还不止。又老又憔悴。
但胜在安全。
不至于有人见色起意,也不至于会有人想抓去卖给别人做媳妇。
挺好的。
那人打量时锦,皱眉:“你叫什么名?他叫什么名?家里做甚的?你家亲戚叫啥?家里其他人呢?”
“我叫时锦,我公爹叫孙田,家里靠着二十来亩地过活。亲戚叫孙光。家里男人和儿子都被征走了。婆婆死得早。”时锦颤颤巍巍,小心翼翼回答。
那人终于消了疑心,冷哼一声:“一群贱民,啥也不知道,就知道跑!”
那六个人一走,时锦就又继续赶路。
孙大夫瞧着也很焦虑:“这条路就是通往肃县的。他们肯定是肃县来的。难道去沧县增兵?”
沧县被突厥攻破,按理说附近几个县城都要想办法驰援的。
时锦开口:“增兵不可能只去6个的。”
六个人赶过去干什么?给契丹人送菜?
事实上,她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沧县被围困了几天,屠城了几天,直到契丹人自己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可搜刮的,又怕到时候被援军困在沧县主动走了,这都过去了快二十天了吧?
为什么一直没有增援?
这不合理。
除非,附近也出了问题。
时锦顿住脚步,问了孙大夫一个问题:“孙大夫,你说,肃县现在,真的还好吗?”
孙大夫只有沉默。
良久,他苦笑一声:“我也不知。”
可肃县是他唯一的希望。
时锦看着孙大夫这样,没有再说话,继续沉默赶路。
夜幕降临。
时锦的手哪怕缠了布条,也已经磨出了水泡。
手指头更是僵硬得几乎伸不直了。
时锦没有继续往前走了,趁着最后一点光,找了条小路拐下去,然后找到一片榆木林,借着树林的掩盖,就地扎营做饭。
孙大夫在树林里找了根树枝当拐棍,自己勉强能活动了,他就帮着捡柴。
时锦去找水。
抱着一大瓮水回来的时候,孙大夫已经生好了火。
还是肉片野菜粥。
刷完了碗,接了一陶罐的水之后,时锦从家里出来,回到孙大夫身边。
孙大夫正用石头砸草药。
这些草药都是孙大夫刚才捡柴时候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