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宁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现实的职场,“不过,公司不是打打杀杀,这里也讲人情世故,更讲谁能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她开始沉浸在那段充满挑战却也激情燃烧的回忆里。
“当时,一个前台想要转岗做研发,这个申请本身就像天方夜谭。没人觉得一个前台能搞技术,难道研发部的工程师都是不值钱的大白菜吗?苏逸反对尤其激烈,四处散播我不自量力、目的不纯的言论。”
“那个时候,是顾生站了出来。”黎雪宁的眼中泛起温柔的光芒,语气也柔和下来,“他私下找了公司的CTO,据理力争。他说,公司如果能给一位努力上进、并且证明自己能力的前台一个考核的机会,正体现了公司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开明态度,这对于企业形象和未来招聘多元化人才,都是最好的活广告。当然,他也强调,不是申请就给过,必须经过严格、公正的考核。”
“公司高层最终被说动,决定为我设置一场为期三天的特殊考核,包括上机实战、笔试和专家组面试。”
黎雪宁回忆起那段经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很有意思,在高考之后,我再也没经历过那样的阵仗了,感觉……很新奇,也很有挑战性。”
而那段紧张备考时光里,最幸福的莫过于,每结束一轮考试,顾生都会在离公司两条街外的一个固定角落等她。
两个人一起去吃简单的晚饭,简单地讨论一下解题思路和涉及的知识点,更多的是给她鼓励。
而后,顾生会送她到楼下,离别总是难舍难分。黎雪宁很想邀请他上楼坐坐,但都忍住了,现在还不到最合适的时机。
而他……也从不主动要求,就是那样安静地、耐心地目送着她上楼,直到看见她房间的灯光亮起,才会转身离开。
三天的考核结束,黎雪宁的表现,惊艳了所有评审。
黎雪宁看向眼前两位年轻人,适时抛出了一个话题:“在职场中,如果想快速晋升,你们觉得,有什么方法?”
叶勤勤挠挠头,想起了自己在前公司的憋屈经历:“我之前那公司小,结构扁平。我那时候天真地以为只要专业能力过硬就行,结果……没搞好人际关系,或者说没抱对大腿,辛苦做出的成绩被人摘了桃子。”
韩述作为云启科技的现任员工,更有发言权:“云启有明确的职级体系和晋升通道,关联着薪酬和发展机会。大多数人都需要一层一层往上升。如果想快速晋升,除非是参与了公司的重大战略项目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或者……有非凡的贡献。”
黎雪宁摇了摇头,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着他们思考。
叶勤勤眨眨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雪宁阿姨,您这是要当面给我们开小灶,传授职场真经吗?”
韩述却仿佛被一道灵光击中,他猛地想起了黎雪宁后来的经历——她最终将苏逸逼得离开了云启科技。那么,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我想,另一种方法,或许就是……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
黎雪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点了点头:“所以,我选择了主动要求加入苏逸那个小组。我知道,以他的性格,我过去之后,他一定会利用职权,各种给我穿小鞋、使绊子,试图打压我,让我知难而退,做不出成绩。”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瘦削的肩膀仿佛瞬间充满了无形的力量,释放出一种迫人的霸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但是,我都接着。因为,从我决定进去的那一刻起,我就清楚地知道——他,苏逸,将注定成为我职场晋升路上,第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