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战尽尚可喜主力【4k】
“杨提督,有劳了!”
藉助月光看到大批清军战船抵达江岸后。
尚可喜喜出望外亲自拱手率领大小文武全来迎接杨遇明。
清军主力被堵在茶山脚下。
他率领广东水师及时赶到真是一场及时雨。
也难怪尚可喜会以王爷之尊亲自相迎。
“为王爷办事属下义不容辞。”杨遇明拱手回礼只是心中却有着一丝复杂。
因为他虽然身为尚可喜的部下同吴三桂没有多少瓜葛。
然而杨遇明的儿子杨宝荫却年轻气盛在吴三桂魔下毅然反正。
这也是汉军旗中的一种常态。
杨遇明是辽人早就投靠了满清入了八旗。
否则清廷也不可能让他担任广东水师提督这种要职。
可杨遇明打了这麽多年的仗早已经见惯了世态炎凉不愿意再冒险一搏。
但汉军旗中的新生代却不知道天高地厚。
凭一腔热血或为了抗清大义或为了奔个前程大量地投靠吴三桂反清。
杨遇明对此也非常无奈。
其实不止是他哪怕在尚家之中。
老王爷尚可喜一心忠于清廷可他的儿子尚之信却态度暖味。
隔壁的耿家也是一样。
耿继茂是被部下裹挟造反可但他的儿子耿精忠却是年轻气盛想要再进一步。
事到如今这位无奈的广东水师提督也是在纠结中率领水师按照惯性前来接应尚可喜。
“上船!”
二人寒暄完毕。
尚可喜没有废话当即就安排自己的藩兵精锐藉助夜幕的掩护开始登上战船。
如今杨遇明的水师已经赶到。
只要给他时间鹤山的两万多平南藩主力就能从容过江返回广州了然而就当尚可喜的藩兵有条不素地登船之时。
轰轰轰!
三声炮响却划破宁静的天空带来了漫天的喊杀声!
“兄弟们!杀鞑子!”
大量英军将土不顾一切奋力冲进清军大营。
瞬间就让尚可喜阴鹭不已。
“他娘的!这个陈成真是疯了!”
“老子没用全力夺他鹤山他倒是主动袭我大营!”
“都别上船了给本王杀光这群英贼!”
他老气秋横当即就亲率兵马全力反击袭营清军。
刹那间,鹤山之地,混乱一片。
英清两军在夜幕中互相砍杀乱做一团。
尚可喜亲自坐镇,吴进忠丶班志富丶李天植丶沈上达等将领各率兵马全力反击。
在灯火通明的清军大营中。
清军依靠数倍于敌的数量在混战中占据了上风。
将大量英兵英将砍杀在西江河畔。
与此同时,杨遇明的广东水师也调转炮口对着英兵阵后开炮。
短短的时间内。
陈成带下茶山的三千袭营英兵就死伤一片。
“大哥!撤吧!”
“尚可喜手下的鞑子太多了!”
阿尔必气喘吁吁带领残兵败将来到陈成身边苦劝他撤兵。
夜袭虽然是制胜的法宝可也得看夜袭的对象是谁。
尚可喜手握大量精锐藩兵在鹤山的绿营兵也是广东中少有的能战兵马。
两万多清兵在平坦的鹤山扎营。
既背靠广东水师又点燃大量篝火。
陈成想要靠着区区三千兵马将尚可喜杀败显然是天方夜谭。
然而面对阿尔必苦劝。
他却冷冽道:“撤?本王又该往哪里撤?”
“狭路相逢勇者胜!孤既然率领将士下了茶山就当在这里将尚可喜的主力全部歼灭!”
三千英兵虽然精锐然而陈成心中却是知道仅仅靠着他们是消灭不了尚可喜的两万多兵马的。
可这一仗英军消灭不了清军也必须得打!
因为陈成每在鹤山消灭一个清兵他日打广州时就能多上一份希望!
为了尽可能地拼掉尚可喜的兵马早日解决广东战局。
他也只能忍痛将自己征战数万里汇集起来的精兵强将投入到鹤山之地跟尚可喜绞肉!
浓浓的血色笼罩在鹤山的天空中。
面对尚可喜数倍于己的兵力。
陈成身披重甲率领英兵死战不退。
两军一直激战到太阳高悬。
数以千计的清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然而他带下茶山的三千将士也已经死伤大半。
可是即便到了这个关头。
陈成依旧双眼血红率领残存的几百将士在清军营中左冲右突同尚可喜血拼到底。
激战之中,昔日从元江逃回来的孟津伯魏勇战死沙场。
参与过滇京事变的白旗小子德格愣倒在了清兵脚下。
然而这些英将的牺牲并不是白费的。
尚可喜的大将班志富和沈上达都被英军阵斩。
他残存的几千藩兵被英军拼掉了整整两千人以上!
“杀!给本王杀!”
“一定不能让陈成走脱!”
看着营地中堆积如山的尸体尚可喜老眼血红。
督促部下奋勇上前将最后一股英兵歼灭!
两军经过一战的廉战。
不但陈成的三千英军几乎打光。
尚可喜的藩兵也成队成队地倒毙。
事到如今这位杀红了眼的老王爷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只能督兵上前意图将陈成彻底歼灭!
然而就在此时。
咚咚咚!
地动山摇的声音响起。
茶山之上,突然冲出了数百英骑。
而在这些英军的后方则是三四千精悍步卒。
经过多日的行军后。
平阳侯靳统武终于率领魔下的四千兵马赶到了战场!
这支军队一登上茶山就藉助山势俯冲而下。
冲进了清军大营同尚可喜的军队激烈搏杀起来!
看到眼前的一幕后。
这位年迈的平南王不由地手脚冰凉。
他虽然手握两万多名兵将。
可实际上真正精锐的不过六七千藩兵。
昨夜为了抵住夜袭。
这些藩兵已经同英贼殊死搏杀折损了两千多人。
就连班志富和沈上达两位大将都战死营中。
现在尚可喜凭藉着数倍的兵力优势刚刚要将陈成歼灭。
就突然杀出了数千英兵。
若是他再和靳统武拼上一阵只怕平南藩的精锐就要战尽了!
这一刻尚可喜心神俱颤想要撤退。
然而靳统武的这支生力军却攻势如潮。
杀进清军营地后直冲江岸而去。
誓要断绝清兵的逃生之路将尚可喜的所有兵马留在鹤山。
迫不得已之下尚可喜只能督兵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