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这一幕,知道时机已到。
他轻咳一声,面上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悦”:“众卿之意,朕已知晓!然,林平安殴打折辱皇子,终究是事实!朕,已将其打入大理寺狱,以示惩戒。”
“陛下不可!”
孔颖达和盖文达等人闻言大急,也顾不得君臣礼仪了,立刻调转枪口。
“林侯虽有不当,然功远大于过,情更属可原!将其下狱,岂非让天下义士寒心?让这《三字经》蒙尘?望陛下明察,即刻释放林侯!”
“望陛下明察!”
一众大儒齐齐躬身,态度坚决。
他们引经据典,从孔孟之道说到治国平天下,言语间甚至带上了“若因此事惩处义士,恐伤陛下圣明”之类的谏言,虽未直言,但那架势,仿佛李世民若不放人,就成了不辨是非的昏君一般。
李世民被这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国宝”级大儒围着“劝谏”,脸上适时地露出既无奈又不得不重视的神情。
他沉吟片刻,仿佛在巨大压力下做出了妥协,最终沉声道:“罢了!众卿所言,亦不无道理!林平安行事虽过于冲动,然其心可悯,其功亦不可没!”
“便依众卿所言,然国法威严亦不可轻废……便关押其三日后释放,小惩大诫,功过相抵吧!”
听到只是关押三日,一众大儒相互看了看,知道这已是陛下能做出的最大让步,这才纷纷躬身。
“陛下圣明!”
随即,众人朝李世民拱了拱手,便退出了太极殿。
看着这群德高望重的大儒们心满意足地退出太极殿,殿内百官,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很快,早朝散去。
…………
时近正午,大理寺天牢最深处的“特等单间”内,气氛与外界的阴森潮湿截然不同。
林平安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张铺着软垫锦被的定制大床上,翘着二郎腿,嘴里甚至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这牢房,与其说是囚室,不如说是某家高档客栈的天字一号房,桌椅板凳、茶具等一应俱全,栏杆全部用木板包起来了,隔音极佳,隐私无忧。
大理寺卿孙伏伽坐在桌边,努力找着话题与林平安尬聊,从天气聊到诗词,又从诗词聊到地方习俗。
牢房外往来巡视的狱卒见状,都不由心头一凛,这位爷,惹不起啊!
就在这时, 一名狱卒小跑而来,在门外压低声音禀报,“大人,侯爷,长乐公主殿下驾到!”
孙伏伽闻言,大喜过望,总算可以结束这尬聊了,他朝林平安拱了拱手,逃也似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