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年光阴,于混沌海中不过悠悠一瞬。
张虎的身影,自那无垠虚空中缓缓凝实。他依旧是一袭青衫,容貌未有丝毫改变,但周身气息却己然迥异。
曾经的锐利与磅礴尽数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静谧与虚无。他站在那里,仿佛与周遭的混沌虚空融为一体,却又超然其外。
眸光开阖间,不再是精光湛湛,而是如同映照着无尽星河流转、万物生灭的深潭,平静之下,蕴藏着难以测度的浩瀚。
这数万年的漂泊,他未曾刻意修炼,未曾寻求机缘,只是随心所欲,循着混沌海中那冥冥不可言的“流”与“势”而動。
他见过星辰诞生时的壮丽喷发,也见证过宇宙寂灭时的无声哀歌;他曾化身微尘,随能量潮汐起伏亿万年;也曾凝立虚空,观摩法则丝线的自然编织与瓦解。
他的道心,在这极致的“空”与“漫”中,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沉淀与洗礼。
对“无岸”的理解愈发深邃,那彼岸之桥愈发漆黑古朴,虚实转换只在念动之间,仿佛真正成了大道的一部分。
而最重要的收获,是那关于第六篇的灵感,终于从一丝微光,逐渐壮大、清晰,最终凝聚成了一个虽还粗糙、却方向明确的——雏形。
此篇,他称之为——“循虚流”。
并非燃烧道心获取蛮横动力,而是让自身之“桥”(大道根基)深度契合混沌虚空乃至更高层面的大道运行规律,感知那无处不在的“虚无之流”,顺势而行,借力而動。
如同顺水行舟,又似星辰循轨,省力而高效,更贴合“无”之真意,且潜力无穷。
这不仅仅是一部绝学的新篇章,更是他通往不可语境的、独属于他张虎的大道方向!
无数宇宙境巅峰卡死在这一步,正是因为找不到那个能将自身大道与混沌海更深层规则连接起来的、独一无二的“接口”。而他,找到了。
方向既明,前路豁然开朗。虽然具体修行之法还需不断完善,但最大的障碍已然扫清。
他心有所感,目光投向东源海的方向。
是时候,再去一趟太上天地了。
并非再去寻求指路,而是…印证。亦或是,一种宣告。
一步迈出,身形于混沌海中连续闪烁,速度似乎并不快,却玄妙地避开了所有空间褶皱与能量乱流,仿佛航行在一条最优化的“虚无航道”之上,效率极高。
这正是“循虚流”雏形的初步运用。
不多时,那由无尽道理符文构成的恢宏圣地——太上天地,再次映入眼帘。
山门之外,求道者依旧如恒河沙数,气息强弱不一,皆带着渴望与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