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 第 七十二 章 大宝考童生

第 七十二 章 大宝考童生(1 / 2)

—— 大宝考童生 | 八岁案首

一 立春夜的备考温情

立春才过,青州城外的柳丝已抽出第一缕嫩黄,风里裹着洗髓泉特有的清冽气息,吹得沈家小院的窗棂轻轻作响。已是深夜,小院却依旧灯火通明 —— 明日便是县试的日子,大宝沈知渊的书案上,整齐摊着《论语》《大学》《中庸》三部典籍,书页间夹着他手写的批注,墨迹尚新,却不见半分临考的慌乱。

沈青萝端着一盏温热的灵泉蜜水走进来,将一只小巧的青瓷香炉放在书案一角,炉内是空间特制的 “静心香”,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荷叶香气,能宁神聚气。“别熬太晚,提神不如静心。” 她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发顶,声音温柔,“娘在门外守着,有需要就喊我。”

大宝抬起头,眼里没有同龄孩子的浮躁,只有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批注,那是他这些日子反复研读的心得,甚至还融入了母亲教他的药膳药理、二宝讲的机关原理,让枯燥的典籍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二 空间的考前助力

就在这时,空间的提示音悄然在大宝脑海中响起,带着对 “首次科举” 的鼓励:

「检测到宿主子女沈知渊即将参加 “童生试”,此为科举首战,符合 “济世成才” 主线。奖励:“文思泉涌” Buff×1(持续 24 小时,提升思维敏捷度与表达流畅度)、“紫竹狼毫” 极品 ×1(书写流畅,助于卷面整洁)。」

一支通体泛着紫光的狼毫笔凭空出现在书案上,笔杆雕刻着细小的竹纹,握在手里温润趁手。大宝拿起新笔,蘸了蘸洗髓泉泡制的烟墨,在宣纸上轻轻划了一笔,墨色均匀,线条流畅。他眸子瞬间亮若寒星,少年嗓音还带着几分稚嫩,却透着磐石般的坚定:“娘,明日县试,我必为你拿个案首回来。”

沈青萝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心里满是欣慰 —— 这孩子,从不是为了自己读书,而是把 “让母亲骄傲” 刻进了心里。

三 县试首战:背书无错漏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青萝便带着大宝赶往青州文庙 —— 那里是本次县试的考场。考场外早已挤满了考生和送考的家人,考生年龄从八岁到三十岁不等,大多神色紧张,唯有大宝穿着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站在人群中,腰背挺直,目光沉静。

县试共分三场:背书、解义、对策,每场考一日,连考三日。

第一场考背书,考官是青州有名的老儒张先生。他坐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考生,缓缓开口:“今日首场,背《论语?为政》全文,错一字、漏一字、添一字,均扣一分,全对者方能进入下一场。”

《论语?为政》全文近千字,且多为古文,对成年人来说都不算易事,更别说一个八岁的孩子。考生们顿时面露难色,有人低头默念,有人手心冒汗。

“沈知渊,你先来。” 张先生目光落在大宝身上,带着几分好奇 —— 这么小的孩子来考童生,他还是头一次见。

大宝起身,走到考场中央,微微躬身行礼,然后开口背诵。他的声音不算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文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千字之文,他背得如瀑布落九天,字字清晰,句句流畅,没有一处停顿,更没有一字错漏。高台旁燃着的计时香才烧到一半,他已阖上眼,从容背诵完最后一句,躬身归座。

整个文庙瞬间陷入寂静,连张先生都愣了片刻,随即抚掌赞叹:“好!好一个过目不忘!此子八岁,竟有如此记忆力,难得!”

四 县试次战:解义引实例

第二场考解义,题目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求考生结合典籍与现实,阐述对 “为政者需自身端正” 的理解。

考生们纷纷提笔,大多围绕 “孔孟之道” 展开,引经据典却略显空洞。唯有大宝,提笔后略一沉吟,便腕走龙蛇,写下自己的见解:

“政者,正也;上正则下正,如寒泉清则百川清,如母贤则子孝。昔年我乡有恶绅,恃强凌弱,欺压妇孺,后沈氏立新规,男女并重,济贫办学,乡邻皆服 —— 此乃‘上正’之效也。又闻《千金方》有云:‘上医医国,下医医人’,为政者若能如医者般,先正己身,再济万民,则天下自安。”

他以空间寒泉的 “清澈” 为喻,既贴合田园生活,又显生动;引 “沈氏新训” 的实例,将抽象的 “正” 落地为可感知的民生改善;更巧妙结合母亲教的《千金方》知识,让解义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实关怀。

张先生拿起大宝的答卷,越看越惊喜,忍不住拍案叫绝:“此子不仅记性好,更有自己的见解!八岁孩童,能将‘正’与民生结合,条理清晰,说理透辟,神童也!”

五 县试终战:对策通军政

第三场考对策,题目是 “若边境不宁,当何以安之?”,这是一道典型的军政题,连许多成年考生都只能泛泛而谈,没想到竟会出给童生。

考生们顿时慌了神,有人写 “增兵戍边”,有人写 “和亲止战”,大多千篇一律。大宝却沉吟片刻,笔锋陡转,写下三条对策:

其一,“药膳济军”:以灵泉药材制便携药膳,补将士气血,强军队战力,如寒泉灵菇鸡汤罐头,保质期三月,可解长途行军饮食之困;

其二,“女学稳村”:在边境村落设女学,教女子药膳、纺织,让将士无后顾之忧,民心定则边境稳;

其三,“机关守隘”:以寒泉灵竹制连环弩,设伏于险隘,可连发十箭,箭涂麻沸散,既能御敌,又不滥杀,附连环弩草图一张。

最新小说: 大唐:开局悔婚,我成诗仙你哭啥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功高震主要我死,我走女帝后悔啥 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修行十三年,才获得二郎真君传承 巫师:从技能树开始肝经验 大秦:开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镇天下 夺臣妻:疯批帝王他强取豪夺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