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如何,大房的后山,她都要拿到手!
……
知夏和四海在县城待了半日,坐船回到溪口镇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
姐弟两人年纪都不大,精力本就旺盛,尤其四海考上了童生,在没有将消息带回家里之前,那是半点不带累的。
他下了船,一改往日装小大人的模样,撒丫子便往食铺的方向跑。
“娘,我们回来了。”
赵玉珍抬起头,笑望着往自己这边跑来的四海,见他神情中难掩喜悦,心里顿时有了猜测。
“这是上榜了?”
“嗯嗯嗯嗯!”
四海跟个小哑巴似的,抿着上扬的唇角,一个劲点头,脸上的得意劲儿,看的赵玉珍直乐呵。
“可惜你爹最近不在家,他要是知道咱们家考出了个童生,还不知道多高兴呢。”
铺子里的食客听见母子俩的对话,纷纷抱着拳恭喜。
“没想到老板娘不仅买卖做的好,儿子还这么有出息,恭喜恭喜啊。”
“恭喜老板娘。”
“恭喜。”
赵玉珍笑望着铺子里几桌客人。
“多谢诸位!”她从柜子里拿出五壶酒,往五桌食客桌上各放了一壶,“今儿铺子里有喜事,这酒,是我请诸位大哥喝的。”
食客们忙拍马屁。
“老板娘大气。”
“老板娘这样会做人,铺子里生意想不好都难啊。”
“哈哈哈哈……”
一时间,铺子里其乐融融。
知夏进了食铺,感受着铺子里的气氛,就知道老娘肯定已经知道四海上榜的事情了。
她望了眼一边装着深沉,一边享受着大家奉承话的四海,笑着走向赵玉珍。
“娘,你是不知道,往日我让这小子干啥他就干啥,绝不多说半个字,今儿领着他在县城教表兄表嫂做买卖,一刻钟问一次什么时候回家,原本还想多在县城待一阵呢,实在被他闹的烦不胜烦,只能先领着他回来了。”
赵玉珍也笑了。
“他好歹还能耐着性子陪你在县城待上半日,换作是你,早就天下皆知了。”
知夏撇了撇嘴。
“我也没那么夸张好吧?”
赵玉珍笑着摇了摇头,没继续揭她的老底。
“你表兄表嫂那边生意如何了?”
知夏点头,“挺好的,县城那边的人大多比镇上舍得花钱,上午在那边待了会,卖出几十根。”
“到底是县城,肯定比镇上好卖。”赵玉珍说,“要是到了省城,应该能更好。”
“省城是孙家的地盘,我现在是不敢去的。”知夏看向赵玉珍,“这都三月了,爹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提到孩子爹,赵玉珍眼底带着担忧。
“他说少则三月,多则半年,眼下还没动静,又没个音信的,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