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着她的唇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还是睡着的媳妇儿可爱,恨不能长在他身上,刚放下她的腿和胳膊,又扒拉上来。
让他玩得不亦乐乎……
常桂香拧了他胳膊一下,“起床吃饭了,待会儿子就来带咱们去村里呢。”
赵良臣无奈地睁开眼,只祈祷多找几天房子。
等他们吃完饭收拾好,赵来野便骑着带挎斗的摩托车寻来了。
“爹娘,我跟战友们打听过了,距离部队方圆二十里以内,一共有五个村子。
最近的村子别说买房了,就是外租的房子都满了。
我借了摩托车,带你们去附近逛逛。”
常桂香昨晚也打听过这件事,附近的村子跟部队家属院只有一墙之隔。
甚至家属院还开了个小门,有个老大爷看着门,方便家属们从村里买点果蔬蛋肉的。
原本村民和家属们打着换东西的旗号进行,如今春风一吹,各种束缚没了,墙外直接发展成了小集市!
这个村子原本规模不大,村民零散地住着,可其挨着部队,渐渐地这几年房屋越建越多。
村里几乎一半的房屋都是外租的,租金都快跟城里齐平了。
有下蛋的金鸡,村民们自然不想做一锤子买卖。所以,房子外租的多,卖的几乎没有。
常桂香相信凡事没有绝对。
她笑道:“咱们还是先去荣乐村看看再说,万一捡到漏了呢?”
赵来野自然是不拒绝的。
“村子里的宅基地都盖了房子,年年都有翻新的,你们看盖得跟家属院的筒子楼似的,有两间屋子圈个院的,有单间的。
没有咱们老家的宽敞……”
还真是,一排排红砖青瓦整齐得很。
常桂香他们直奔村委,还没进院呢,就有几个人气愤又无奈地出来。
“这个村里的人没见过钱是吧,房子太贵了,按天算,比招待所的还贵两分呢。
咱们还是去高河村看看,只是距离这要五六里地呢……”
赵来野冲常桂香耸耸肩,真不是他夸张,这个村子的房子太紧张了。
人家不愁没有租客,尤其是寒暑假的时候,直接当招待所的标准按天外租!
常桂香跟没听见似的,仍旧往里面走。
院子里有几个老头老太在屋檐下坐着,挂着村办牌子的房间里,坐着两位中年男女。
“来租房的吧?只有两间了,一天两毛五,一个月六块,”女人感觉到有人进屋,头也不抬地说道。
常桂香笑着从包里拿出一瓶药膏推过去。
“同志,我们不收东西,请你拿回去,”那女人不耐烦地抬头说道:“不管你们是不是送东西,租给你们房子的是村民,该交的房租一分钱都不会少的。”
“同志,你可能误会了,这是我自己配置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