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大夫,您今天熬制什么膏药啊?多少钱?”村民们咧着嘴笑着问。
“您前天熬制的活血化瘀膏太有用了,俺娘崴了脚疼好几天了、疼得啥活干不了,晚上也睡不好觉,她又不跟俺过来看大夫。
俺买了十贴过去,结果没两三个小时她脚腕消下去很多,晚上她睡得直打呼噜,二里地都能听到……”
大家哈哈笑起来,纷纷说常桂香熬制的两款膏药效果好。
一款是活血化瘀膏,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的,是下地干活的人们必备的药膏,一贴一毛钱,有些贵但耐不住效果好啊。受伤肿胀的疼痛,影响人干活,他们宁愿白干半天活,也不想多受三五天罪!
一款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散淤化结功效的金黄膏,最近农忙劳累加上天气炎热,不少人疮疡肿痛,而且各种炎症引起的肌肤红热肿痛,只要没有溃烂都能涂抹。
常桂香笑着回答:“是追风膏,主要用来治疗四肢麻木和风湿痹痛的患者,对于腰酸背痛也管用。还是一毛钱一贴。”
村民们一听都坐不住了,谁干活久了不腰酸背痛啊,马上又要到农忙了,得给家里人弄上些。
膏药制作过程麻烦且耗时长,没有两三天制作不成的。
不过很多制药的步骤,学徒们在白天已经完成了,常桂香只需要监工最后浓缩和加料成膏这两个步骤,哪怕是这都需要两三个小时以上了!
她这边熬制出来,村民们就已经排队等候购买了。
村长见她闲下来,便上前小声说道:“常大夫,咱们卫生室怎么开工资啊?”
常桂香以前做过小商小贩,对利润和成本把控很轻松。她给人看病是不收费的,因为她医术不错,能够按照医院里的医生工资领取。
村里进购的中西药,卫生室只收取不到两成的利润,算是给村民们的福利。而这也是村委和常桂香承诺给村民的。
其实真正利润大头在其他地方,比如说他们自己收购药材晾晒炮制,不管是继续给村民们用,还是外销,利润都能赚一半多!
随着她名气的扩大,十里八乡的村民过来看病的同时,他们也会在旁边的学堂学习辨别和采集药材,从而赚取家用。
再者她也会带着学徒制药,从药材到成药再卖,利润又能翻一番。
常桂香低声将这里面的道道说给村长听,“村长,其他的属于我的工作,这药材晾晒炮制,算是我给村里带来的收益,我收取一成技术指导费用。
但是药膏是我利用下班的时间,监工完成的,所以这算是我个人的收益。我要基本工资,加这部分七成的收益……
不管是村里还是我的,都有学徒们参与,所以也得拿出一部分收益,根据他们工作量的多少发放奖金,第一项由村里发,第二项工作由我发……他们的基本工资工资则按照市医院学徒走……”
如今不是六七十年代,一切归集体,组织允许个人私营。
要是村里不同意常桂香的提议,人家也能利用下班的空,让学徒去自家院子里熬制药膏。
更何况,她还主动给村里三成的收益。
同意有钱拿,不同意看着人拿钱!
村长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行,那我明天开会的时候,跟大家说一声,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发工资。”
常桂香笑着说:“村长,其实村民们去山上采集药草,危险不说,收获也不稳定,倒不如拿出一部分地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中草药。
村里的土地也能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