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魏军的二十万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分成上下游两个方向同时出击。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楚军的警觉,他们迅速察觉到了魏军的意图。
昭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顿时大惊失色。他意识到魏军的这一行动对楚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必须立刻采取应对措施。经过深思熟虑,昭阳无奈地下达命令:所有步兵立刻退守寿春,凭借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御;而水师则继续在淮河上袭扰魏军,阻止他们的粮草和下蔡的魏军顺利渡河。
时间一天天过去,三天后,翟章在魏冉的接应下,率领着魏军如猛虎下山一般,率先在颖口成功渡河。魏冉随即在江面上用铁链将两岸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断了来往的一切船只。
与此同时,魏军的粮草则通过小船在两岸之间来回运输,确保了军队的补给。翟章在渡河成功后,毫不犹豫地率领着十万大军如狂风骤雨般向寿春进军。一路上,楚军面对如此强大的魏军,纷纷惊恐地逃回寿春,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魏军向着寿春滚滚而来,这一消息对于昭阳来说,其实并不感到意外。然而,魏军所采取的铁索封江这一战术,却让昭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原本,昭阳精心策划的断粮计策,本应是致胜的关键一招。但如今,铁索封锁了江面,使得楚军的水师被牢牢地束缚在淮河中游,犹如被绑住了手脚的巨人,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
面对如此绝境,昭阳心急如焚,但却苦无良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不得不咬牙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连夜烧毁战船,全军退往寿春!”
夜幕降临,熊熊烈火照亮了淮河两岸,楚军的战船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而站在对岸的龙贾,眼见着楚军的战船在火海中燃烧,心中不禁大喜过望。他高兴地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得意洋洋地说道“此战魏冉当是首功!全军渡河,拿下寿春!生擒楚王!”
“诺!”众将士齐声领命。
数日内,魏军三路大军全部渡河,会师于寿春。三十万大军将寿春重重包围,准备一举拿下寿春。而龙贾则按照流程派出使臣劝降。
而此时的寿春城内,楚王横正在召集重臣商议。
“诸位爱卿!魏军兵临城下了,怎么办啊!”楚王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断来回踱步。
昭阳此时出来说道“大王,寿春城防坚固,粮草可以支撑三年!只要守到魏军粮草不足,自然就退去了!”
听到这个,楚王横反而更加生气“怎么守?鄢城,郢都,哪个不比寿春粮草充足,更加城墙坚固。不是都丢了!这些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昭阳听完,脸色尴尬低头不说话。楚王横这是点明了昭阳屡战屡败。
昭睢此时说道“大王,您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你是令尹,怎么问寡人有什么办法!那要你做什么?”楚王横怒斥道。
昭睢却说道“大王如果有更好的人选,老臣可以让贤!”
昭睢的话一出,现场气氛突然冷清下来,所有人都无言以对。连楚王横都久久站在那不说话。此时寿春的话事人是昭睢不是楚王横,这点在场的人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