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易风说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但迁都非小事,无论是对人族之影响还是其本身之风险都是不小,若非迫不得已,这轩辕怕是没这个魄力。
“迁都?”
轩辕恍然有所明悟,易风继续道:
“对,迁都,其它六大部落为什么对陛下多方掣肘,不允许陛下发展实力?甚至还不断削弱陛下之实权?因为陛下身为人族共主所掌握的力量比他们任何一个部落都要强的多,甚至比几个部落加起来的实力都要强。
这些力量若是任由陛下握实了,然后再有所发展,那他们拿什么与陛下抗衡?
但若反过来讲,陛下现在所掌握的力量很弱,比他们任何一个部落都要弱的多,那他们还会针对陛下吗?怕是不会,非但不会,还会反过来维护陛下。
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争夺人皇之准备,现在他们各自的实力参差不齐,实力有强有弱,但即便其中实力最强也只是单独对比之上占优,而无力压各方之实力。
实力弱的更不用说,他们都想要更多的时间来积蓄实力,还有这人皇之争,争的可不仅是势,还有道,这衍道亦是需要时间。
一旦陛下被太早的淘汰出局,那么这人皇之争就从水下浮上水面,一下子就进入白热化,那他们也就没有了继续积蓄实力的时间。
而迁都就是陛下名正言顺削弱自身实力的办法,而且一旦迁都,各方各面都需要重新调整,陛下便可借此之机会将一部分实权牢牢的抓在手。
如此看似陛下实力大损,但被陛下真正掌握在手中,可如臂使指的力量却是大增。
当初伏羲圣皇选陈地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策应各方,而各方的势力也多是围绕陈都而建,若是陛下所选新都离这些势力范围远一些,那么各方势力再想掣肘陛下,便会鞭长莫及。
如此,没有了各方掣肘,陛下岂不是正好可以实施改革之策,衍化己道,创建自身体制,若是陛下再对陈都做一些布置的话,那便可最大限度的将各方势力的精力留在陈都,而不是去新都给陛下找麻烦。”
轩辕听着易风的办法,眉宇间愁色不由消去大半,见其停顿,不禁催问道:“敢问老师是何布置?”
易风道:“方才也说了当初伏羲圣皇选陈地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策应各方,现在陛下迁往新都,人族的有些事务怕是就不能及时响应,如此,陛下何不将陈地定为副都?
然后将华胥、姜氏、燧明、有巢、缁衣等五大部落之首领调来陈地,组成副都的议政中枢,策应各方,给他们划定权限,人族日常事务,他们可以商量处理,遇到有争议的投票表决。
一般事务,他们中有三人同意即可执行,遇到大事,就需得上报新都,听从新都指示,若是事态紧急,他们可以做初步处理,但初步处理方案需得最少四人同意。
所有事务的处理结果都需上呈新都,新都有追责之权,若是发现有人能力不能胜任中枢工作,新都可随时调换。
这样一来,不仅能消除因迁都给人族造成的不利影响,还可使陛下从繁杂的人族事务之中解脱出来,专心发展新都,同时还不失其权。
还有那五大部落首领也会因背后势力不同,利益不同,在决策之中必定会有所争执,从而发生争权夺利之现象,如此这般牵制住他们的精力,那他们也就没时间找陛下麻烦了。”
轩辕见易风只安排了五大部落,却将百灵部落排除外,不由问:“老师只安排了五大部落,那百灵部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