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金台在历史上确实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吹嘘的那么无敌,他的故事主要成型并流传于明清时期的小说和评书话本中,例如《金台全传》、《平阳传》等。这些作品是为了娱乐大众,充满了艺术虚构和夸张。
他的形象可能有一个非常模糊的历史原型,或者是由多个人的事迹拼凑、想象而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说书人和小说家为了故事的精彩,不断为他增加新的传奇经历和更高的武艺定位。
民间文学喜欢构建英雄谱系,为了解释《水浒传》中周侗(卢俊义、林冲、武松、岳飞的师父)的超高武艺来源,就需要一个更厉害的祖师爷。于是,金台就被塑造为周侗的师父,从而占据了武学谱系的顶点位置。这完全是一种文学上的“追认”。
更准确地讲,金台是一个由中国民间文学和武术文化中共同塑造的一个象征性人物。
其形象是经过几个世纪的艺术加工和层累塑造而成的。他代表了人们对“武艺巅峰”和“侠义精神”的理想化想象。他的一生被赋予了“从草根到宗师,从江湖到庙堂”的完美传奇色彩……
由于张富已经非常了解金台的形象,张富直接盲猜一手:“这金台虽然我还没见他,但是我就能猜出来他的特技,一定有跟拳脚相关的,也一定有跟教学有关,差不多类似于王进的那种“名师”特技,对吧?”
“很抱歉,暂时没有检测到金台的数据以及特技信息,无法回答宿主这个问题。”
“算了,算了,你肯定不知道,就当我多嘴了。那么请告诉我,金台现在在哪里,真实身份是什么?”
“叮,金台植入身份为扬州人士,自幼习武,长大后周游四方,居无定所,暂时不知道人在哪里。”
“……”张富直接被气到无语:“那这个召唤意义何在呢?我既然召唤了人才,肯定是有需要用他啊,你现在一个不知道他在哪里,我该咋办?岂不是代表我白白浪费了一个召唤次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