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的长沙郡、武陵郡,虽然疆域不大,物资、人口、钱财、土地也都不多这个是事实。但是,这两个郡可是盘踞着两个国家,一郡养一个国家,这在整个历史上都很少见的。
当然,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不管是武陵郡的仲国余孽,还是长沙郡的楚国,兵力肯定拉不出来太多人,撑死了不过几万人,可能蔡瑁当时去长沙时候带着也原来的部曲万把人吧。估计楚国能勉强凑够四五万,但这已经是最最极限的情况了。
另一边的杨素、吕布就不用说了,他们原来的部落早就东征西讨快死完了,现在也就不过两万人,而且还有许多不是水军,是吕布原来的嫡系人马,是骑兵!在荆州这旮沓,骑兵能有什么用呢?自然是没用啊,战斗力发挥不出来,也挺无奈的。
不过这些倒不是张富最担心的,单论起兵力,光荆州的岳飞就能轻松拉扯出来六万多人,还不包括荆北新野的法正那边,这些人可是一大半都是水军,一半步卒。人数这方面双方基本上差不太多,倒是不太怕的。
张富担心,或者说最害怕的还是这两个地方集齐了太多的人才了——那可是曾经一个国家的人才,现在都集中到一个郡了,人才库是非常充足的,而且在灭国之战中,这些人没有别的去处,只能拿起武器,发挥自己的才干,来跟蜀国决一死战!
先来看看楚国刘琮麾下吧,本土人才有蔡瑁、蒯良、韩玄、金旋、赵范、刘度、刘贤、杨龄、鲍隆等。
其中蔡瑁是实际掌握实权的大将军,虽然脑子可能是太灵光,但是此人操练水军确实是有点东西的,当年赤壁之战周瑜最早的布局计策,就是借助蒋干之手杀了蔡瑁,可见周瑜对他的忌惮。
蒯良也是一个人才,只不过现在在楚国的蒯良更多是一个身份罢了,他一般不会参与朝政纠纷的,他当年属于跟哥哥分投下注,最后陪伴刘表走一程罢了,刘表死后,他就自发为刘表守陵,一直不去朝堂,但因响力还是在的。
另外几个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被人称之为‘荆南四小强’的四大组合。当时荆州分裂之时,这几个人可都是独立在荆南四郡的四个小诸侯呢。在那个时代,能够独立一方,没点本事可是不行的,不过整体水平就那样,属于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