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刘备的东边,就开始蜀国的西边了,西边第一战线、也是优先级最高的战线,就是刚才提到的虎牢关所在的西线,是曹魏重兵防守之地,曹操的要求也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千万不能让蜀军来到兖州境内!
西边的另外一条线,在西南方向就是荆州,也就是新野、上庸等地,也可以统称为南阳郡。南阳郡对于曹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福地了——曹魏集团几次在蜀国手里赚的便宜可都是在南阳取得的战果:
第一次是郭嘉和吴用的正面对决,吴用因为特急的负面情况,脑子直接没了,曹魏轻而易举的将宛城攻破,重新将南阳郡纳入麾下;
第二次胜利则是在雍州之战中,曹昂听取郭嘉计策,诈败吸引有勇无谋的张卫进攻,在南阳腹地一击歼灭了张卫的上庸军,要不是张卫有个好儿子,估计他自己都要死在南阳了,这两次可是当之无愧的大获全胜啊。
第三次虽然很不光彩但也是事实,荀攸、曹仁在攻打长安失败之后,转头攻打了南阳郡和关中的关隘武关,结果是凭借压倒性的优势成功拿下,还俘虏了雷横、解宝等人,最后用来交换夏侯渊了。
拿下武关之后,曹魏在南阳郡的统治其实非常牢固了,而且南阳也是三国时期天下第一大郡,人口资源都非常多,算是让曹魏狠狠补了一口。
后续曹操就安排自己的长子,也是魏国太子曹昂、许褚、郭嘉、于禁等人就一直在南阳驻扎,一是防止蜀军北上;二来呢也是想伺机进攻荆州,取得一定战果。
综上所述,曹魏总共四条战线,优先级最高的就是东线和西线,主要任务就是坚守,一边坚守虎牢关,一边坚守濮阳其他地界,不能再被关羽蚕食了。
另外两条东南线路和西南线路,则更多的是僵持,甚至还想伺机而动,主动发起进攻,寻求破局之策呢!曹操这种枭雄,更是整个三国个人能力数一数二的顶尖人才,他是不可能坐守孤城的,他深知,破局之点一定是在于主动进攻!
除此之外,曹操也没闲着,积极外交,争取让更多的势力一起进来。其中就包括自己的老朋友,从小玩到大的袁绍,上次哥俩一起在雍州吃了亏,每个人都亏了不少,这次也是一拍即合,再次联合起来了。
倒不是这哥俩关系有多好,主要是蜀国太强势了,他们不得不联手,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清楚。袁绍也很给面子,也是两军齐出,打算再次进攻蜀国的腹地雍州,然后也派遣一支队伍在黄河边上,寻思找机会南下直接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