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见阳之所以杀死动物,一方面是想将虐杀作为情绪的出口。
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想以此引起父母注意的想法。
根据公安机关那边的调查,以及周见阳父母的交代,这孩子其实经常跑出去。
最开始的确经常在晚上跑出去,但后来慢慢的就不拘什么时间了。
有时候父母白天争吵,他就直接开门出去。
有时候就连早上也会跑出去,甚至在外面待一天。
他或许期待过父母能担心他,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焦急的去找他。
可一次都没有。
根据周云凯和孙静茹对供词,她们只说自己是吵架吵累了,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找孩子。
但其实从供词里都能看得出来,他们只是不在乎,也觉得孩子不可能出什么事,懒得管。
他们以为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扔进地里,自有阳光和雨露帮忙将他们的孩子抚养长大。
他们甚至连给孩子做饭、洗衣服都觉得是一种麻烦,好像他们天生不该做这些事。
而根据周云凯夫妻的回忆,周见阳也曾有过大喊大叫,在他们面前大哭、愤怒等表达强烈情绪的时候。
但每次得到的回应,不是爸爸狠狠的一巴掌,就是妈妈烦躁的辱骂。
其实孩子的大多数啼哭愤怒,都是因为需求未被满足的表达。
或是情感需求,或是精神需求。
这些情绪,孩子自己是处理不好的。
这种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正向回应、帮忙解决问题,疏导情绪。
而周见阳的情绪,没有一次是得到正确的回应的。
就连周云凯和孙静茹夫妻俩在大院里被逮捕的那一天,周见阳当众戳穿父母做的那些事,也是一种自毁式、报复式的吸引父母目光的方式。
他已经对这对父母彻底绝望。
但在抛弃他们、想办法寻找新的父母之前,他也要让她们意识到,他在这个家里的重要性。
让他们意识到,他不是个只会被人摆布的透明人。
这一切,那么多的细节,都可以证明,周见阳的最大问题之一,还是被原生家庭打压、忽视。
他需要发泄,需要证明自己。
这种从没得到过真正关爱和情绪回应的孩子,如果有一项特殊的能力被发掘,在某一方面领域因为出色而获得肯定、获得更多关注的话——
是否会因为需求被满足,心理问题得到缓和呢?
林初禾这些天看过那么多本心理方面的书,今天才真正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这个问题虽然暂时得不到答案,但她认为,让周见阳获得肯定和赞同,至少是对他的病情有帮助的,也能更方便管控。
林初禾忍不住将这个猜想说给了沈文岚和贺寻之听。
贺寻之有些意外。
“你也懂心理学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