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我不想死!我放弃抵抗了!我投降!”避难所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喊,有人捶打着墙壁,有人撕扯着头发,还有人跪在地上祈祷。空气里弥漫着汗水、消毒水和绝望的气味,潮湿的墙壁上凝结着水珠,如同整座避难所都在哭泣。
布欧紧紧抱着怀中的小草,女孩依然在深度昏迷中,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他能感觉到怀中的身体正在变凉,不是因为温度,而是某种生命本源的流逝。周围的哭喊声像无数根针,扎进他本就紧绷的神经。
\"太阳......真的没了吗?\"他喃喃自语,低头看着小草苍白的脸颊。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男人,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韧性,哪怕面对宇宙大帝的袭击,他也坚信只要张敏还在,人类文明就能延续。但现在,恒星本身正在熄灭,这是超越科技层面的绝望。
布欧不安地望向张敏的父母,可他们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慌张,反而有种解脱的释然,那表情仿佛在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足够了。
\"我们这辈子,从饥荒年代到现在,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张敏爸爸轻轻拍了拍拍布欧的肩膀,\"当年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不也好好活到现在了?\"
张敏妈妈的目光则紧锁在小草脸上,\"躲在这里听别人哭嚎,不如去地面上看看最后一眼。\"她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疼惜的温柔。
“嗯……”张敏爸爸抬头望着避难所顶部的钢架结构,那里传来隐约的震动,不知是上层传来的噪音还是心理作用。在这60米之上才是地面,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爬12层楼,并通过两道关卡,才能返回地表。
布欧低头看着怀中的小草,女孩的睫毛在灯光下微微颤动。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张敏时,她英姿飒爽地站在一艘核动力帆船的舰首,自信满满的模样仿佛在说:\"只要敢于面对挑战,生命就永远充满希望。\"
\"我来背小草。\"布欧将昏睡中的小草小心背在背上,慢慢站起身来,\"爸,妈,你们跟紧我,咱们这就动身吧。\"
张敏爸爸赞许地点了点头,半开玩笑地说:\"说不定咱们能赶上看日落——黑洞变成的太阳。\"
四人穿过拥挤的人群,避难所的金属地板在无数双脚的践踏下发出沉闷的响声。身后的哭喊声渐渐远去,布欧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还有背上小草微弱的呼吸。他不知道太阳是否真的会熄灭,也不知道张敏能否成功,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家人,静待最终的结局。
当他们来到通往地面的大门前时,布欧回头望了一眼避难所深处。那些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在幽绿灯光下如同等待屠宰的羔羊。他忽然想起着名哲学家毛利中五郎说过的话:\"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抵抗熵增,而在于在热寂到来前,点燃自己的光。\"
通往地面的大门前,国民警卫队长用看异类的眼神打量着他们,仿佛面对着一群精神病人。是啊,正常人哪会在如此危难时刻,离开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呢?
他用手中的警棍敲大着金属大门:“你们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吗?外层大气正在燃烧,地面辐射值超过正常值两百倍!”
“我们要去外面,不想在这里待着了。”张敏爸爸用平静而毋庸置疑的口吻回答。
守卫不置可否地耸耸肩——避难所的循环系统本就濒临超载,少几张吃饭的嘴肯定是件好事。不过,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他还是再三进行确认,最后才允许放行。
\"祝你们...能看到想看的东西。\"守卫的语气带着一丝怜悯。
“嘎啦啦啦——”避难所的闸门缓缓升起,露出上方昏暗的人行通道。布欧深吸一口气,背着小草走了进去,张敏的父母跟随其后。这条路的尽头,或许是毁灭,或许是新生,但至少,他们选择走向有光的地方。
爬十二层楼对于布欧来说易如反掌,但他仍旧要时不时放慢脚步去照顾岳父岳母,毕竟他们已不再年轻。
“老话怎么说的?女婿顶半个儿!”张敏妈妈一边气喘吁吁地爬楼,一边故作轻松地笑道。
通道尽头的微光越来越亮,不是阳光,而是某种混合着蓝紫光芒的辉光。当他们走出最后一道闸门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天空中,太阳已变成日全食的模样,表面布满无数黑色漩涡,边缘环绕着蓝紫色的吸积盘光晕,如同一枚宇宙黑瞳注视着地球。而在吸积盘的某个节点,一点幽蓝的寒芒正在与白炽的等离子流对抗,形成一个不断坍缩又爆发的能量漩涡,那是极寒领域与濒死恒星内核之间的殊死对抗。
\"看……太阳在发光……\"小草微弱的声音突然响起,她的手指向天空,瞳孔中映照着吸积盘的辉光,\"是蓝色的……像海底隧道尽头的克莱因空间……\"
“小草,你醒了?!”
布欧热泪盈眶,轻轻将小草放在地上,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她,感觉到对方身体里重新涌现的生命热度。张敏的父母也靠过来,握住小草的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此时此刻,地球的大气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无情地撕裂着,源源不断地逃逸到茫茫宇宙之中。辐射如恶魔般在大地上肆虐,所过之处,万物凋零。然而,在这颗即将走向毁灭的行星表面,却有四个人正静静地仰望着恒星的临终之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
布欧微微低下头,将自己的脑门轻轻贴住小草的额头,感受着心爱之人的温暖,倾听着那平稳而又轻微的呼吸声,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过了一会儿,他轻声问道:“小草,刚才在梦里,你看到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