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961章 发展规划(十三)

第961章 发展规划(十三)(2 / 2)

“成立工业部?”“二爷亲自兼任部长?”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水中,会议室里瞬间又起了议论声。

第八集团军的王司令悄悄跟身旁的参谋长嘀咕:“有专门的部门牵头就好,之前各部队、各地区自己搞小作坊,资源都不能统一调配着,这下能拧成一股绳了。”

另一边,后勤部部长张万和也松了口气,此前他总担心工业生产和物资调配脱节,有了工业部统筹,后续原料供应、产品调度总算有了明确的对接方向。

二爷没有打断众人的讨论,等议论声稍弱,才继续说道:“大伙不用急着琢磨细节,先听我把关键原则说清楚。咱们现在能提大工业计划,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想法 —— 一方面,我们可以搞来发展工业急需的设备、技术,甚至部分关键原料,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另一方面,山西、绥远两地有咱们稳固的控制区,煤炭、铁矿、棉花这些基础资源也相对集中,有了‘地利’的底子。”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但有底子不代表能瞎折腾。所有大型工厂的选址,优先放在山西、绥远两省。

山西的太原、大同一带,煤炭资源丰富,又有之前兵工厂的基础;绥远的包头、归绥,既有铁矿储备,也靠近牧区和粮产区,后续发展冶炼、机械制造都方便。

至于河北、山东这些跟日本人犬牙交错的地区,暂时以小型民生工厂为主,比如纺织作坊、农具修理厂,先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等局势更稳定了再逐步推进大型项目,这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

“山西、绥远……” 经济部副部长百川在心里琢磨着,随即点了点头 —— 他在山西主政时,就清楚晋北的煤炭、晋南的铁矿储量,绥远的包头更是出了名的 “水旱码头”,确实是建大工厂的好地方。

可没等众人消化完选址的安排,二爷又抛出了更关键的原则:“还有个核心要求,必须‘因地制宜’。简单说,就是哪里有什么资源,就建什么厂,绝不能搞‘无中生有’的糊涂事。”

说到这儿,他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才举例道:“比如晋北的大同、阳泉,遍地都是优质煤炭,咱们就围绕煤炭做文章 。

除了保障现有工厂的燃料供应,还要建煤炭化工厂,把煤炭转化成焦炭、煤气,甚至是制造炸药、化肥的原料,让‘黑金子’发挥更大用处。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