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三人上了车,车子缓缓开出了凤鸣大学的家属院,老金按大哥说的地址,一路向凤鸣巴比伦广场的方向开去,路上的车流渐渐密集起来。
“安全第一,老二认真开车,我和章毅再说说《季札观乐》的事,今天不做深入的思考讨论,以后有的是机会细说。”金教授先给老金敲响安全的警钟,然后开始继续讲解《季札观乐》。
“刚才我们说到孔子强调郑声,这可能与季札有关,有文章说季札是孔子的老师,也有文章说季札与孔子是并列的圣人——‘南季北孔’,他们的关系已经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对音乐都有着精深的造诣,所以对郑声表达了一样的看法。”金教授把季札与孔子的关系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说说秦声,我等着听重点呢?”老金又催着让说秦声的事情。
“好好开你的车,我现在就说。关于秦声,《季札观乐》里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翻译成白话就是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仅从季札的字面的意思,只是夸奖秦风是正声,是周室故地的乐歌,用现代人的理解没什么,但在战国时期,只有周王室声音才能被称为正声,这就从侧面预言了秦国未来的国运。秦国后来真的是强盛称霸,直到统一六国,大家把季子的这段预言传的就更神了。”金教授说了季札对秦声的评价,并做了白话解读。
“金教授,我想这与老子的预言也有一定的关系吧。”章毅听了金教授的讲解后说道。
“你说的对,这还真与老子的预言有关。传说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季子比孔子大十岁,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另外大家都听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那么推测老子与季子也应该是有交际的。在这里插个题外话,有传说称老子与季子是兄弟,理由老子是李姓的始祖,那么老子这个李姓是怎么来的呢?说是老子原名季聃,因被人妒贤忌能而遭追杀,无奈将季字头上的撇去掉,就成了李姓,从此成了李姓的始祖,被后世叫做李聃。这个也是无法进行具体考证的,但老子的智慧是历代公认的,同时代的季子听秦风就能感受到秦的正声,所以老子晚年出函谷关到了秦国,说出了秦国大出天下的预言,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圣人的见解与道行都是很深的。这样说了一圈,老子和季子都预言了秦国未来必将国运昌盛,看来他们的判断确实非常有先见性。”金教授把话说完,车子也快到凤鸣巴比伦广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