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贺冬求天佑,故交谋划救老友。凡事用心皆可成,旧愁虽解添新忧。
庞籍请张存和司马光一起吃饭喝酒,由于这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参加“贺冬”仪式,所以大家浅酌了几杯便散了。
北宋的京都开封,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司马光与张存的女儿成亲后,就一直与张存住在一起,一方面家人之间方便照顾,另一方面也比较热闹。张存家与庞籍家相距不是太远,所以一向勤俭节约的翁婿两人,但商量了步行回家。
此时的开封城,已经是非常的热闹了,街道两旁的店铺与酒楼灯火通明,而且还得听到勾栏瓦肆里,传来管弦歌唱的声音,把白天的平静繁华,变幻成别样的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张存和司马光步履匆匆,他们没有心思欣赏夜开封的美丽,更不会参与到其中,他们心里全是明天“贺冬”仪式的安排。
今晚的开封是热闹美丽的,有人已经记不得喝了多少杯酒;今晚的开封也是烦燥难熬的,有人能数得刻漏的水滴声。窗外的寒风,吹来了夜开封的美,也吹乱了司马光的梦。
第二天丑时,司马光就和张存就开始做准备,寅时赶到到宫门口,与文武百官开始进入皇宫大殿,等候皇帝上朝,今天上朝的流程很简单,由张存把今天的“贺冬”仪式做一个奏报,皇帝同意后,文武百官就开始安排,把皇帝出行的仪仗随从及保卫等项目全部准备妥当后,就请皇帝起驾即可。这事情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相当的复杂,张存让司马光去再次确认“贺冬”仪式的人员与物品,禁军需要确认参与保卫人员及安排,还有车马仪仗的准备,后宫后妃的人员随从等,等一系列事情全部安排停当之后,时间已经到了辰时。待奏请皇帝起驾后,浩大的仪仗队伍开始启动,众人先是步行出了宫门,然后开始乘轿或骑马,跟着队伍向北郊进发,由于声势浩大,队伍的前进速度很慢,直到未时一刻才到了“贺冬”仪式的祭坛前。皇帝登上祭坛后,先进行告天仪式,即进行一阵音乐演奏,率领文武百官进行跪拜,之后进行焚香祈祷,以求来年是个丰收年,最后由皇帝亲自宣读《贺冬祭天赋》:“广德上苍,厚照下土。日升月落,风调雨顺。佑护江山,抚育子民。泽被九州,普化万物……殚精竭虑,忧国忧民……以天之子,诚心敬拜,立冬未时,迎于北郊。”宋仁宗本来就是一个文治武功的有德之君,加上自身的修养和学识,把这篇诚心正意且文采飞扬的《贺冬祭天赋》,读的是字正腔圆,感天动地,让跪拜在祭坛下的文武百官是点头称赞,宋仁宗心里也很高兴,这篇祈福祭文写的很合朕心,回头一定要好好的赏赐写作文章的人。
宋仁宗读完了《贺冬祭天赋》,祭坛下的文武百官,山呼“天佑大宋,万岁万岁万万岁——”宋仁宗让众人平身后,整个“贺冬”仪式便算是完成了,然后就开始回城,且在回城的途中,皇帝会把一些食物衣物和钱财,分发给路边的一些乞丐和穷人,以彰显皇帝的亲民爱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