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玄幻 > 石鼓问天 > 第44章 品说茶诗2

第44章 品说茶诗2(1 / 1)

西晋时,文坛有“二潘三张”之说,二潘是潘岳(美男子潘安)和其侄潘尼;三张是张载和弟弟张协、张亢。这首《登成都白菟楼诗》是张载入蜀地所作,一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尽显茶之大气象。 张载一言成谶,如今茶不仅流传九区,甚至风靡全球。 《一七令·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在唐代,茶已声闻天下,文人墨客皆以饮茶为乐事。元稹,是唐代大诗人,常年流行于QQ空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出自他之口。 这是一首异体诗,所以字句跟律诗有些不同。唐宋文学,凡标题有“令、引、近、慢”大都可以配合乐曲唱和,这首《一七令·茶》您可以唱出来。

《七碗茶歌》 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歌》是卢仝所作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重要的一部分,被后人单列出来,整理成七碗茶诗。 一碗两碗,直到七碗,看起来是普通喝茶的感受,其实它所描绘的是七种品茶意境。在日本,《七碗茶歌》甚至衍生出茶道流派,日本“煎茶道”将卢仝视为始祖。

《食后》 唐·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大诗人白居易有两首独具风格的茶诗,《食后》是其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是另一首,我较喜欢这首《食后》,越品越有味道。 吃饱睡足,烹上两杯茶,静看天边日落,心中淡然素然,不管天长日短。这份超于物外,安然若素的心境,不正是历代饮者追求的茶道境界? 《陆羽泉茶》 宋·王禹偁 甃石封苔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 唯余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这首诗,与其说是茶诗,倒不如说是赞颂茶圣陆羽的诗。 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对世界茶文化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宋·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作为大宋著名美食家兼文学家兼画家兼政治家,苏轼一出手必是不同凡响。二三流诗人写茶,往往穷尽溢美之辞将茶从上夸到下、从左夸到右,而超一流诗人苏轼则用简单的字句雕琢出不凡的意境及格调。 不信?请你品,你细品。 《茶庵观茶》 宋·陈焕 脚底晴雷殷殷过,浮山四面布干戈。 枪旗不染阴山血,留与人间战睡魔。 初看这首诗像是边塞诗,又是枪、又是旗、又是血的,仔细一品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以往茶诗,要么写其香其味、要么写其情其趣,陈焕则用另一个角度,巧妙用“茶枪”、“茶枪”将茶塑造成百战“睡魔”的英雄人物,别具一格,自成一派。

茶枪,是茶未展开的嫩芽; 茶旗,是茶展开的嫩叶; 枪和旗是古人对茶芽叶的叫法,现在很少用了。 《茶》 宋·潘牥 瑞草如梅早占春,谁将龙凤付仙人。 烹来盏内花犹白,浇出胸中不语尘。 相较其他诗来说,这首诗雕文、立意中规中矩,未有什么特殊之处,吸引我的是最后一句“浇出胸中不语尘”。的确,以茶解忧,既可疗身,又可疗心。 千转愁肠、万般烦忧,一盏茶涤荡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都下山了谁还低调啊 我们[暗恋] 破镜重圆:禁欲机长私下又争又抢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报系统 重生后,我靠养崽发家致富 小年小月 祖国分配对象后躺赢了[七零签到] 成全他和青梅后,我却成了白月光 年过八十,从征服高冷女神开始重返青春 好眠金鱼